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个原则在医学上就是医生精进要过的第一关:少即是多。
第一个误区,是认为越多越安全。
第二个误区,是把所有异常都当成病,必须纠正到正常值。
第三个误区,就是把高消费当成好医疗。
我记得徐文兵老师曾经说过几个故事,说他看病的时候,有病人喜欢让他开贵的药,觉得便宜的药是医生忽悠他,一剂药开了不到10块钱,还被嫌弃了。可见这个人认知存在问题。
还有个故事就是,家里烧柴的农民,有邻居去他家,觉得他应该把柴等易燃物应该收拾放好了。他不听,等到房子着火的那一天,有另外一个邻居帮他救火,他就只感谢那个救火的人,而从来没有想过要感谢提前让他预防火灾的那个人…
从医学的角度上来看也是这样子的,首先是预防,然后再谈起治疗。
做到少即是多的三个方法
第一,寻找杠杆解。
杠杆解的意思就是挖掘出蕴藏的真正问题,找到一个关键节点,用最小的干预获得最佳的效益,而不是全面处理症状。
第二,在效益相似情况下,寻求代价最小的解决方案。
第三,终局思维。
意思是从终点出发考虑问题,来决定当下的选择。也就是“倒着思考”,根据结果决定治疗方案。
这三个方法在面临问题的时候,要拿出来权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就得多思考多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