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2

摘抄

【原文】

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①?”对曰:“未也。”

“居②!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③;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④;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题解】

孔子在这里讲的还是个人的品德修养问题,其中贯穿始终的根本精神是孔子阐明的“中庸之道”,即追求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行为标准和完美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不断学习,日新月新。六种好的品德如果不加强学习,不能应用得当,仍然有重大的弊端。孔子重视学习,提醒人们善用理性的力量,以便走在人生的正途上。

【注释】

①六言:六句话,此处实际上指的是六种品德(仁、智、信、直、勇、刚)。

六蔽:六种弊病。

②居:坐。

③贼:害。

④绞:说话尖刻。

【译文】

孔子说:“仲由!你听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

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愚蠢;爱好聪明而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伤害;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

//我的感想//

学的重要性的重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自己去悟“

孔夫子的“师“都有谁?孔夫子读的书都是哪些?孔夫子行的万里路阅的人无数?而《论语》正是孔夫子的悟?

现在倒是想到“中庸”和“学无止境”。

中庸,中间刚刚好的合适,极致的合适,谁可以达到?唯有向着中庸努力努力再努力,趋近趋近再趋近,无限趋近。

学无止境,学啊,没有可以停止的边界,前行就好了。

回到这句论语看,子路最后的结局正是没有悟到老师所传的真谛。

没有悟到是不是和子路的“躁”相关,故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得以“悟”到。

信自己所信则不改,错也不改,是不学其弊也贼,学习的目的是行为是改变,固信则是不学的表现。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