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用微信的人少之又少。微信也由当初的个人沟通交流领域,渗透到生活、工作、营销,运营等众多领域。除了单聊,群聊是微信里的第二大沟通交流方式,尤其是在工作环境中。那么群聊真的可以提高工作上的沟通效率吗?
群聊是多于两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一人发的消息,群内成员全部可以看见。在工作环境中,建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效率,然而常常适得其反。
群聊消息过多,容易造成信息噪音
在一个规模为10人的群,每人说一句,就有9条消息要阅读。如果处于讨论的活跃时期,会出现消息刷屏现象,让人应接不暇。为了避免错失重要的信息,未及时查看消息的成员需要耗费相当多的时间阅读未读的消息,以便跟上群内的讨论。但那些消息并非对自己都有用,百分之八十甚至九十都是些无用消息,然而却耗费大量时间去阅读与关注。
群聊增加了成员理解信息的难度
沟通向来就是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对有效沟通而言。多对多的群聊,将沟通的难度又提升了一个级别。在沟通环路中,对消息的解码是最重要的一步,这直接决定沟通的效果。为了对消息进行解码,需要解码之前的消息,即上下文消息。只有明白上下文的信息,才能对某一条消息进行更好地理解。群聊信息数量繁多,而且常常是多个主题同时在讨论,寻找某一消息的关联上文就变得艰难万分。有时好不容易读完一些消息,但依然不明白对方的要求及想要传达的含义。这时你不得不重新在群里发一条询问的消息,而此时群里其他成员又多了一条需要阅读的消息。
群里的@效率比单聊低千万倍
千万倍是夸张之词,但群里的@消息方式交流相当低效。在一些群聊里,会出现大量的@,而且是@不同的成员。这时对于被@的成员就会很麻烦,如果他没在实时参与群聊,那么需要翻看之前的消息来理解@这条消息的含义。另一方面,既然是@消息,对于其他人就是赤裸裸的噪音与干扰。@功能设计的本意,我想是为了提醒某位群成员需要特别注意这条消息,但还不至于重要到需要私聊的程度。但实际上,很多人在群里利用@功能来进行私聊,严重影响了其他成员。
工作性质的群组,给群内成员带来精神上的压力
之前下班之后,在工作方面,如果有重要紧急的事,就会直接通过电话交流。工作之余本可以安心地陪同家人,同时也可以让忙碌了一天的大脑放松休息。然而自从有了公司与工作上的微信群组之后,就需要给大脑上一根弦,有意无意去关注群内消息,看是否有遗漏老板或上级的重要消息。
不是群聊在工作上不能使用,但需要正确地使用,需要全体成员遵循一定的规则。浪费他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在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与珍贵的现今,这话尤其正确。在群聊时,如果全体成员都能记住这句话,那么大家就会自觉把该说的内容进行合理组织、并以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从而真正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