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池塘边、水岸旁,见过许许多多的垂柳,在单位里就有成排的垂柳,那是一道独特的水岸风光。
临水的垂柳不仅有园林点缀,营造“烟柳画桥”的具东方美学特质的观赏价值,还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在盛夏可降低水温3-5℃,为鱼类提供荫蔽,其枝条还可以为鸟类筑巢提供方便。走在垂柳下,总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兰州之行,让我认识了与垂柳属于同一个家族的旱柳,它们都是杨柳科柳属的落叶乔木,树冠开展而广阔,树枝细长,或直立或斜展,斜展居多,与垂柳无异。我这次看见的旱柳,基本上在20米上下,有一棵估摸着有25米,树冠直径可能有约二十米,都很粗壮,我比划了一下,得两个成年男子才能够形成合抱,可见比普通的旱柳还要粗壮。那棵最粗的旱柳,铭牌上赫然写着“古树名木”,受三级保护。垂柳、旱柳乃普通树种,比不了苍松翠柏、银杏,居然被列人古树名木名录加以保护,可见这棵树的特殊性。
理论上旱柳在湿地、旱地都可以生长,但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至淮河流域,其喜光耐寒,根系发达,抗风能力强。我国“三北”地区面积大、地域广,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干旱、风沙、盐碱、水土流失等明显,通常需要通过植树造林种草以增加人工植被,并保护和恢复好天然植被等。比如,西北大漠戈壁地区,干旱缺水、风沙严重,耐干旱、耐瘠薄、抗风沙的树种是首选,主要是栽种梭梭和沙拐枣,而东北地区气温低,生长期短,多种植樟子松、白桦等耐寒树种。如果是防风,必须选用深根系、树干高大、树冠广阔的树种,包括杨树、柳树、桉树、木麻黄等,大约旱柳也发挥着这种作用。
北方很多树种,根系比较发达,如红柳,如我们前面介绍的沼生栎,这类树种的根系能够锁住流动沙丘。旱柳绿化作用多样,同样可防风固沙,它们一般4年可成椽材,15年可以变成栋梁,单株年滞尘量可达10-15公斤,工倘若成排成片种植,滞尘量就极为可观。此外,如果种植于工业区周边,还可以吸附重金属颗粒。其实,南方城市的许多树种也有类似功能,比如我单位里小河浜两旁的夹竹桃、石楠就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南方城市一般选择梧桐树、香樟树、栾树等作为行道树,而北方似乎以旱柳、白桦作为行道树。旱柳耐寒耐旱耗水少,据说需水量仅为垂柳的60%,由此可见,不同的“柳”也就有了南北之别。
(拍摄于2025年10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