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就来了。
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的原始形式是“桃符”,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蜀后主孟旭命学士题桃符,认为不够工整,不甚满意,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春节贴春联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漳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好的对联:郑板桥便写过这样一副春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读来格调清新,且美。当然,还不难品出这位以“三绝诗书画”著称的文人所追求的“泽加于民”却不求闻达的情操。
清人彭元瑞,曾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他为自己住宅写的春联是:“门心皆水,物我同春。”俨然是清如水镜,春自心生。可谓自戒自勉的杰作了。
清末湖南有一位开药铺的老中医,他在大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奇特的春联:“只要世间人莫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这位老中医在除旧迎新之时,不求自己富贵吉利,而虔诚祝福别人“莫病”,成了一则赢得顾客的好广告。
安徽枞阳有一位刚直不阿、一生潦倒的秀才,有一年春节写了一副春联:“功名、事业、文章,今岁已无望;嬉笑、悲欢、怒骂,明年可再来。”此联诙谐幽默,文锋犀利,辛辣地抒发对科举考试和社会现状的不满,被广为传诵。
“丁卯桥边春水活,酉山穴里古书香。”道出了一个春事即为读书事的题旨,很独到。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红红的对联把家家户户装点得喜庆红火。每进入腊月二十以后,乡亲们便把村里有学问会写毛笔字的人,请进家里,让之上座,敬烟奉茶,求写春联(但有一样人家是不贴春联的,那就是家中有长辈过世尚不满三年者)。
清代乾隆年间,在潍县任县令的郑板桥,见到一户人家破门上贴了“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又是一年”。他回到县衙后,即差人给这户人家送去衣裳和白面。差吏问郑板桥怎知这户人无法过年时,郑板桥道:“‘二三四五’,缺衣(一);‘六七八九’,少食(十),春联上不是说得明明白白吗!”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