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上班的路上,空气开始变得温暖,树枝上已经长出了新芽,桃花笑面盈盈,玉兰也亭亭玉立了,春天竟然这么不声不响地到来了。不禁感叹宇宙的生生不息与奇妙。同时,也有一点点挫败感。我想,很多人都会如此,不仅因为我们要面对繁琐的日常,同时,与这个神奇的自然与浩瀚的宇宙相比,我们略显无力。
我不断地问自己,这种沮丧和无力感究竟来自于哪里?打开报纸,每天这个世界上发生那么多的奇迹,人类科技的发展也不断跨越一个一个巅峰/在我们惊叹人类神奇的力量之时,这一切,似乎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每天走在同样的道路上,过着平凡的小日子,依旧在为了日常生活奔忙。在诺大的世界里,我们感觉自己是如此渺小。
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可以深刻感受到人类的价值,但是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认识到这份珍贵的价值?又为什么我们感觉到如此无力?
透过一张无量之网,我们相连
世界是由无限微小的物质组成的,虽然至今我们都不能认识到究竟这最小的单位是什么,但是通过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我们彼此紧密相连的痕迹。
第一个实验,叫做量子纠缠。在试验中,试验者将光子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独立的粒子,也就是造出了一对完全相同的双胞胎。他们将两个例子向相反方向射出去,当他们到达目标时,彼此已经相隔24公里之远,在他们路程的终点,两个粒子需要通过某种设置选择一种路径,结果,当这两个孪生粒子抵达末端的时候,他们做出了完全相同的选择,穿越了相同的路径,从未出错。而最新的研究显示,这样的现象可以发生在相隔100公里之远的两个地方。
格雷格·布雷登在《无量之网》中提到,“万事万物都是相连的,而负责联结工作的能量,就是一张无量之网。这无量之网是承载宇宙的容器,是连接万物的桥梁,是显现我们创作的镜子。”这是一张无形之网,我们无法看见并感受它的存在,而我们的局限就在我们只相信自己眼睛看见的事物。
原本我们和万事万物有着深刻的联结,知道如何与自然协作,但是渐渐地,我们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我们自身的力量,我们开始认同必须要竞争胜利,才可以在这个世界存活,我们把所有的能量用来对抗外在的不安全,同时却也失去了最深刻的洞见,我们彼此相连,每一个人都如此重要。
我们生活在一个参与式宇宙之中
什么是参与式宇宙?有一个物理实验揭示了这一点。这个实验便是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我们把猫放进一个盒子,里面放置少量的放射性物质,有一半的几率这些放射性物质会释放毒气将猫毒死,而另一半几率不会,而猫将存活下来。只有当观察者打开密室盖子的那一刻,才可以得知猫的死活,也就是说在没有打开盖子的时候,猫是处于一种死和活叠加的状态。这个实验的结论告诉我们,观察者的意识决定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虽然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界引起了争议,但是量子世界无疑在提示我们,整个宇宙是参与式的,也就是说我们人类或许生活在一个由人类自由意志所创造的世界。物理学家惠勒就曾说过:“我们甚至无法想象宇宙在某地点、某段时间没有观察者存在,因为构建宇宙的特有材料,正是观察者的参与和举动。”他提出了量子理论的中心思想:在被观察到前,任何现象都是不存在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发展中的宇宙的一部分”,在这个未完成的作品中,我们是一块小宇宙,而且正在观看与建筑自己。在这个参与式宇宙中,观看和检验世界的举动,就是创造的行为,眼睛往哪里看,意识就创造出我们看见的东西。
我们不仅可以改变未来,或许也可以改变过去。光子的延迟实验进一步揭示了参与式宇宙的奇妙。在试验中,在光子终点的地方如果插入反射镜,光子就会经过两条道路,就像通过了双缝,但是如果不放置反射镜,那么光子就只会沿着某一条道路前行。奇妙之处在于我们可以在光子实际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路程之后,也就是已经快要到达终点了才决定是否要放置反射镜,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事情发生后再来决定它该怎样发生。
虽然宇宙的行为在道理上已经演化了一百多亿年,但是某种“延迟”使得它直接被一个高级生物所观察才变为确定,我们的观测行为本身参与了宇宙的创造过程,这就是“参与性宇宙模型”。
这样的参与式宇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宇宙发展的每一步都蕴藏着我们的影响。我们每天做出的选择以及与他人互动的方式,都改变着这个世界的面貌。
生活,是我们做出的选择,我们的焦点会变成世界的真实状态
如果你了解著名的电子双缝实验,你一定知道,电子穿越一道挡板(也就是表现为粒子),还是穿越两道挡板(也就是成为波的形式)来自于意识,因为电子必须要知道第二个挡板的存在才可以做出选择。而这个实验中唯一的意识来自于人。所以科学家们得出结论:电子可穿越两个可能通道的认知,存在于观察者的脑海中,而观察者的意识决定了电子以何种形式行动。
如果意识可以决定电子的行动,那么我们,无疑也通过意识在宇宙的发展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能否想象一下,你所看见的世界和生活,之所以会当前的状况存在,乃是由于我们做出的选择。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你所生活的周遭,还有哪些看似与你相隔万里的新闻事件、人物故事。
宇宙之中存在着诸多版本,也许此时你正在经历着病痛的折磨,而在另一个版本之中,你拥有健康的生命。正是因为我们的信念和感受,将如今这个现实召唤而来。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拥有决定的力量。就如同,当我们观察某个物体,也就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似乎就能在那个瞬间锁定量子可能性中的一个。
如果不喜欢眼前看见的世界,就该转而看自己
生命是一面镜子,会将我们的想法反映在镜中。我们能够透过与他人的关系,清晰看见这些信念。我们经常批判现实,觉得那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但是当你仔细观察自己的内心,你就会发现,这就是你隐藏或试图隐藏的信念。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渴望有很多的钱来满足物质生活,而每当我们和金钱产生关联,我们的内心就会有强烈的排斥,我们对金钱也有很多不好的信念,而你无法过上富足的生活,无疑也是这些信念的真实写照。
无论生活给予你什么样的教导,只需要花时间与他人相处,这些写照就会在精确而适当时机触动正确的情绪,帮助我们疗愈。每个人都能使我们认识自己,察觉自己的伤痛和渴望。即便我们逃到深山老林,我们依旧在与自己互动,而这些互动都反映了我们的核心信念,因为镜子从不停止,也绝不撒谎。
当我们看见了生活中的真实状态是什么,接下来怎么做就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把视野延伸到世界所呈现的幻象以外。在探索另一个可能性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思考,或者希望改变,而是以你所希望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替换成你想要的状态,否则我们的拒绝接受现实带来的只是挫败。爱因斯坦曾说:“停留在产生问题的同一层次思考,并无法解决问题。”同样,我们如果停留在产生真实相状的同一意识中,就无法改变意识。在我们的力量被唤醒前,我们处于冬眠状态。要唤醒这非凡的力量,我们对自己和生命的看法必须改变。
将自己带入理想角色,改变才能发生
关键在于你的感受。只是单纯地“说”你要如何过上新的生活,是远远不够的。将心中的渴望从简单的想想变成日常生活真实状态的秘密,就是感受梦想已经成真、愿望已经达成。
你或许注意到,我们的语言和感受并不一致,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发生在细微之处的情绪,你对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感觉,而不是你如何描述他。
想要选择某个可能性,我们必须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将自己带入那个角色之中去生活。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画家,那么请以画家的视角去生活,去看待生命,可能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对生活中的美变得十分敏感。你需要不停地感觉,不停地选择,直到她的生活方式变成了你的。
我们经常感觉无力的原因在于我们不知道如何要做出改变,就如同量子在能级之间实现的跳跃,我们完全可以将自己置身于不同的版本之中,而无需经历其中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完成点来思考,而无需担忧你要实现所面临的困难,只是专注于行动完成后的喜悦。如果你可以活出梦想已经实现的状态,你只需要“表现出愿望已经达成的感觉”,因为这是一个我们能够自由创造的参与式宇宙。
然而,我们又遇到了一个困境,我们不断地想象自己已经实现了愿望,但好像生活还是没有改变。就如同,当我们冥想时很容易获得平静,但是当我们停止冥想,不久之后,生活又回到了暴躁的状态之中。重要的是你每一天的生活状态,你是否活在理想实现的生活里,而不是仅仅如作业一样完成功课。我们必须“成为”自己选择想要的生命中“体验到的事情”,创造不仅仅是我们的作为,而应该是我们的“存在状态”。
当我们祈祷之时,不应带有任何隐性的期待,否则我们仍将被束缚在旧有的状态之中。我们越期待改变,往往意味着改变还没有发生。无论你想要疗愈身体上的病痛或者生活的富足,我们必须对结果不带任何评判和渴求。正如《无量之网》所述,用来创造疗愈真实性努力,由于对疗愈成果的渴望,实际上反而强化了疾病存在的真实性。我们必须拥有疗愈、富足的“感觉”,在心中感受到已经获得祈求安康后的回应,一切皆已发生。
改变自己,我们就可以改变世界
我们天生就是要创造。由于我们在量子层次相互联结,使得我们生命中的小改变最后也能对世界,乃至对遥远的宇宙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众所周知的蝴蝶效应。
宇宙是全像式的,也就是说这场域中的任何部分,借包含了场域的每一个部分。而入之前所提到的量子纠缠。把我们想象成为一个量子,我们就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频率带动其他量子的频率,从而改变整个宇宙。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渺小而不重要,特别是当我们运用“价值”来定义这些事情的时候。比如,你可能认为画画、看书是不重要的闲事,然而,事实是通过这些小事所带给我们的喜悦和平静,我们提高了整个世界的频率。
实验显示,我们无需全世界的人都做出改变,才可以创造一个新世界。试验者只是训练特定数量的人群进行冥想练习,整个村庄的犯罪率都有所下降。必须有人选择新的生存方式,才会让其他人看见可能性,继而改变这个世界。这就是我们每一天一点微小改变的意义。当你面对暴力的新闻,不是愤怒地怨恨世界,而是为宽恕或者祝福相关的人,那么你就将这全新的状态输送入连接世界的无量之网中。
然而,提醒我们关于自己拥有神奇潜力的征兆无所不在。或许我们大家都需要被推一把,才得以翱翔空中,或许我们也需要稍微改变一下,才能看见自己是世界和命运的建筑师,是在宇宙画布上展现内在信念的宇宙艺术家。我们是艺术品,也是艺术家。我们是奇迹的种子,也是奇迹本身。
如果我们明白我们彼此之间以及和宇宙的关系,生命中的事件将会产生全新的意义。我们将成为参与者,而不再是无力的受害者。而一个新世界的诞生,也将通过我们聆听自己内心之时所发散的微弱声音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