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来了,想念大家啊!
昨天给学生做了个读书报告,因为预告有偿,老步很是卖力,讲了八十分钟再互动十分钟。去年被人拉去做一个报告,老步以为是义务,所以六十分钟完事,想不到最后给了讲课费,还不少,老步很是惭愧,如果早知道岂会六十分钟呢?
闲话早叙,老步今天开写,就从读书报告开始。
老步讲的读书,首先界定:不是教科书,不是技术技能书,不是保健养生种花养鸟食谱旅游算命,也不是如最近火爆的股市操盘之类……
老步讲的读书,其目的广义上说就是修心养性,增长知识、扩大见闻……并非直接用于升学求职、解决技术难题、如何做PPT演示等等实际用途的。
腹有诗书自风流,是这样讲的么?确实,这类书读得多,人自会长进,比如说,知识见闻多,富有情趣,凡事有独到见解,胸襟开阔,能宽容能倾听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善于处世,善于与人交流沟通,朋友也多。
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找工作,比一般人更受欢迎吧?
意思就是,从长远看,这样的读书即使对实际用途,还是有其曲折好处的,甚至很切近的好处,比如找工作。讲件往事:
三十多年前了,那时中国开放不久,西方公司刚进入上海,需招募专业人员。一个美国纺织外贸公司在上海开张,老步的朋友去应聘。专业,他原是上海丝绸进出口公司的,对门对路,没啥问题。外语,他英语本科毕业,也没啥问题。可符合这条件的,不止他一个,再怎么选择呢?美国老板面试,提一些专业以外的问题:
问:美国的书,读过么?
朋友忙答:读过读过,马克·吐温的小说,我非常喜爱。
啊!外瑞各得,外瑞各得,哈哈哈,你知道马克·吐温!
这就取啦!
年轻朋友哪,今天,这样的问题在你们看来,不小学生么?可,你要知道,三十年前,中国刚打开大门,在许多美国人眼里,中国还是清末民初景象,中国人还是长袍马褂、留着长指甲的愚民暴民。现在,居然有一个中国人知道他们的马克·吐温,在他们多么欣慰啊!这不就有了交流基础么,不取他还取谁呢?
201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