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父爱如山,父德如海

图片发自简书App

父德如海,父亲的品德有多高尚,孩子的格局就有多大。

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父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亲的德行与智慧,是给孩子最好的资产。

家之信仰

家是中国人真正的信仰,传统家训的核心内容是教子与治家。

父教,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对家的信仰,给孩子安全与温暖。

古代的父教虽然以“严”为主,但是“严”并非冷淡、无情、不关注,父教还要有“慈”,《大学》里说,“为人父止于慈”。

父亲这个角色,对于家庭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赚钱养家而已,对孩子来说,父亲是人生价值观的传承者,是学习的榜样。


首要做人

父教,首先是教孩子做人。做人不行,一切都谈不上;会做人了,自然就能做事。

蔡元培说过一句话:“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自立自强

“惯子如杀子”,孩子终究要长大,要脱离父母自己去奋斗、去生存,古人说,“留物与儿孙,未必黄金美玉;立世靠自己,定当品高学优”。


谨慎自律

古人说:“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在安逸的日子里不忘以处危境之心警戒自己,在富足的时候不忘以俭朴之心戒除过多的欲望,这也是从古到今父教的主要内容:谨慎自律。


行之有恒

曾国藩在家书中对儿子说:

“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曾国藩的父教,简单说就是,凡事坚持到底,而他的一生,也是这么做的,早起、静坐、读书、修身,坚持了几十年。


接受平凡

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但是强求也没有必要,做一个平凡人也有平凡人的快乐。

鲁迅在遗嘱中说:

“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