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上)”篇——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句中的“方物皆备于我”,意思是说对世界万事万物都有了透彻的了解;“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以高标准认识事物,以高要求社会实钱,是最大的快乐。
孟子说:“人的品德、智慧、本领、知识,往往产生于灾患之中。那些受疏远的大臣和贱妾所生的儿子,经常操心着危难之事,深深忧虑着祸患降临,所以能通达事理。”
意思是说,面对逆境,不要悲观,应从容面对,成功之路就在自己脚下。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见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他水流所吸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他言论所吸引了。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要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流水有规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程度不能通达。”
意思是说,做一个通达有修养的人,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基础要扎实,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才能使自己的学识水平和思想境界达到理想的高度。
孟子说:“饥饿的人觉得任何食物都是美味的,干渴的人觉得任何饮料都是可口的。他不能够吃喝出饮料和食物的正常滋味,是由于饥饿和干渴的妨害。……人的心灵也有像饥饿和干渴那样的妨害,一个人如果能够克服掉它,不让它去妨害心灵,那就不会以自己不如别人为忧虑了。”
意思是说,心灵不能受到像饥渴那样的干扰,否则就会失去辨别力,以致好坏不分,胡乱吸收不健康的思想和观念。人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使心灵经常性地吸收养分。能够这样,即使发现自己有不如人的地方,也能迎头赶上。
孟子说:“做事好比掘井一样,掘到六七丈深还没有见到水,仍然只是一口废井。”
意思是说,做事要有恒心,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不能懈怠,半途而废。
孟子说:“只是奉养而𣎴爱,那就如养猪一样;只是爱而不恭敬,那就如养畜生一样。恭敬之心是在送出礼物之前就有了的。徒具形式的恭敬,君子不可虚留。”
意思是说,赡养老人,不仅要满怀爱心,还要做到恭敬。如果不是这样,那就跟养牲畜差不多了。
“尽心(下)”篇——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意思是说,读书时应善于独立思考,结合实际,不能唯书本是从。
孟子说:“言语浅近而意义深远的,是善言;操守简约而施与广博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语,讲的虽然是平常事,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君子的操守,从修养开始,然后才使天下太平。人的毛病往往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不耕种,却到别人的田地除草——要求别人的很多、很严,要求自己很少、很宽。”
意思是说,有修养的人说话要言简意赅;行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作风要求实务本,推己及人。
孟子说:“修心养性的最好办法是减少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即便本性有所失去,那也是很少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即便本性还有所保留,那也是很少的了。”
意思是说,欲望太多,则利令智昏,做出愚蠢的事来。因此,孟子认为,修心养性的最好方法就是清心寡欲。句中的“本性”,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在孟子看来,人所固有的“善”,会被欲望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