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改变自己,才能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两年前,我和好友约定:“一定要多考职业证书,实现升职加薪。”

如今,我还在原地踏步;而她,早已拿到了很多行业的证书,实现工资翻涨。

前几天,她突然问我,最近在准备继续考什么证。

我既惭愧自己没有很好坚持学习,又惊讶于她如何走过的这两年。

很快,她把自己电脑的课程截图,以及密密麻麻的笔记拍了过来。

我终于明白,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样逐渐拉开的。

你在糊涂度日时,别人在争分夺秒学习;

踌躇不前时,别人早已付诸行动完成每日清单;

你在思考如何走捷径时,别人在脚踏实地积蓄能量。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更没有莫名其妙就拉开的差距。

任何比天大的优势,除以时间,都会让你沦为温水中的青蛙;

任何不起眼的投入,乘以时间,都会变成人与人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强者利用时间,弱者被时间利用

有人说:“优秀的人时刻都在压榨利用时间,普通人时刻都在浪费消耗时间。”

诚然,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都是被时间甩开的。

想起了朋友圈的两位写作朋友——花花和小文。

他们俩都是97年出生,同样坚持写作一年,小文输出发表文章达98篇,而花花只发表了50篇。

小文在这当中有8篇10W+,并且被各大公号所转载,而花花一篇都没有。

小文现在已经能够在职场认知领域写作到极致,而花花却才刚刚找到主攻方向。

说实话,花花觉得自己很努力,也付出了很多,为什么会这个样子?

在花花了解到小文每一天的时间规划后,才明白了原因。

这一年中:小文坚持早上五点起床看一小时书,而花花起得虽也早但多数都在思考人生;

小文在上班坐车路上坚持听课件,而那时的花花却在听着音乐自娱自乐;

小文在单位午休时会坚持看当天各大公众号发的好文章,逐篇拆解进自己的素材库。而花花却在聊着微信刷着微博;

小文晚上回到家会继续学习充电,而花花才开始真的用功,但时间也不早了。

就是每天这一点点的差距,导致了现在小文甩开了花花打出租车都追不上的距离。

花花和小文都很努力很用功,但花花却输在了时间利用上,她的时间概念是模糊的。

想起赫胥黎的一句话: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

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一个人如何利用时间,可能短期内看不到差距,但长久下来,差距就显而易见。

能否高效用时,是人与人之间的一道分水岭。

你怎么对待时间,时间就会怎么回馈你。

没有人能两次度过同一个小时,真正的高手都能高效地利用时间。

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打发时间,时间就会打发你,你利用时间提升自己,生活自然不会亏待你。

成年人的世界里,要想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应该学会利用时间,而不是被时间利用。

强者胜在执行力,弱者败于口头上

卢苏伟在《你要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一书中写到:

“一个人的执行力和行动力,决定一个人的成就。”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

天天喊着要减肥,却从来不去运动;

日日想着要暴富,却从来不去改变;

定好的学习计划从不执行,却经常刷手机到凌晨……

有个朋友对画画很感兴趣,信誓旦旦说40岁前一定要画出很多作品,但她却今天推明天,明天推以后,如今早就过了40岁,她还迟迟没有开始。

有一次他跟朋友感叹:“我很喜欢画画,但我现在都40多了,你说我现在学是不是晚了?”

朋友并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说:“无论怎样,50岁终究会到来。”

我们何尝不是这样,习惯每天定目标,却都停留在口头,而纵观那些成功人士,每个人都是行动家,而不是空想家。

想起这样一句话:“等待和犹豫,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

一个人的行动力,才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正所谓:“强者胜在执行力,弱者败于口头上。”

就像马云说的:

一流的想法,三流的执行力;

三流的想法,一流的执行力。

我宁愿选择后者而不是前者。

人生不是你厉害了才开始行动,而是你行动了才会变得越来越厉害。

那些比你越来越优秀的人,不是因为他本身厉害,而是因为他用行动拉开了和你之间的距离。

强者脚踏实地,弱者投机取巧

古罗马哲学家西刘斯曾说:“想要达到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

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大多数时候并不在于智力和知识水平,而是在于对待人生的态度。

电视剧《大江大河》中,宋运辉和虞山卿两个人的人生走向,发人深省。

改革开放之初,高考制度恢复,农村学生宋运辉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当地的重点大学,与虞山卿成为了室友。

宋运辉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每天认真上课,下课就泡在图书馆里,钻研知识。

而虞山卿则成绩一般,他的脑子里,每天想的都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学有所成。

四年大学即将结束时,两个人都将目标锁定在了当地最好的国企,金州化工厂。

宋运辉为了面试,每天在图书馆挑灯夜读,交出了自己最满意的论文;而虞山卿则依靠家里的关系,拿到了厂里唯一一个录用名额。

不过好在实力使然,领导看过宋运辉的论文后,最终还是破格录取了宋运辉。

此后,两个人更是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结局。

自从进入金州化工厂后,宋运辉便一心一意钻研技术,上班向厂里人学习经验,下班泡在图书馆里学习外国先进知识。

不久便成为了金州化工厂里最年轻的车间技术员,还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了处长级别的领导。

反观虞山卿,因为进厂时找关系尝到了甜头,入职以后,他先是结交了厂里的领导,巴结他们给自己提供机会。随后又攀附上刘总工的女儿,希望借此来扩展自己的人脉。然而,兜兜转转,他还是回到了原点。

整天想着投机取巧的人,最终只会把自己折进去。

人这一生,越想走捷径,越会深陷泥潭。

脚踏实地地追求梦想,翅膀才能更有力。

拿破仑曾说过: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距,但是这种很小的差距,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

是啊,人与人的起点往往差不多,真正拉开距离的在于每个日常。

人生越变越好的人,都善于抓住这三点:

① 制定目标,懂得惜时

根据事件紧急程度划分和确定目标。

在目标执行过程中,要学会记录浪费掉的时间,以此帮助我们了解哪个时间没有充分利用,从而形成惜时习惯。

日积月累地坚持,你就慢慢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② 认准目标,果断执行

下决心做的事,就不要给自己设置太多障碍,不要太在乎输赢得失,口头是梦想泡沫,执行才能让梦想结果。

③ 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永远记得,你以为投机取巧走的捷径,最后都会变成超长弯道。

没有一条路比脚踏实地走得更快,要相信,人间万事出艰辛,历尽天华成繁景。

命运有起点,但奋斗没有终点,你要学会改变自己,才能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只有不断改变和突破自己,才能到达更高处,欣赏世间最美风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