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老友开车到办公室楼下,喊我下去拿东西,一见面就大包小包的塞给我,有自家晒的香肠,腊肉,还有就是一些土特产年货。礼物很贴心,人更有情。春节回来时我到了一些妈妈亲手卤的牛肉,自己家烙的饼,分了一半给老友。转天兄弟就来看我,彼此心情很舒畅。
礼尚往来,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维持彼此关系的处世原则。也是做人的最基本教养,更是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尊重。
其中所说的“礼”指的是礼貌,也是礼节。没有礼节,人与人之间就会矛盾重重;有了礼节,交流才有规矩和分寸。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难免你来我往,如朋友升官发财、结婚生子、请客吃饭,或偶尔聚会等等,通过这些维系人们之间的关系,不仅起到一种交际作用,更在某种方面维持着一种平衡,一种价值的平衡。与其说叫做礼尚往来倒不如说是情感往来。
但是情感往来向来都是双向的,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这是人们相互维持关系的根本原则。但有些时候也是单向的,有付出也未必有回报。也不是说非要回报,但这是最起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曾经就有这样的一件小事情,一位朋友经常来找我们几个朋友吃吃喝喝,但她却从来没有请过大家一次,以至于朋友们见她都敬而远之。不是钱财问题,不是吃喝问题,而是没有往来。因为礼尚往来本就是交际法则。你懂得礼尚往来,就会得到人们的认可;相反,不懂得礼尚往来者,则会受到人们的轻视,甚至远之于你。
虽然朋友间的友谊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但钱财也从一方面反映了一些东西。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体现的正是彼此的往来。如果一味“只来不往”或者“有往无来”那么你可能将会失去你的朋友,也会失去别人对你的尊重。
正如《礼记》上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