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真胆小。
你家孩子就这点儿出息。
这是最近听到的最扎心的话。
育儿书上的观点和所谓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观点是两个极端,而我的孩子总是处于中间的灰色地带,看育儿书解决不了,听从经验丰富的阿姨大姐的观点也解决不了。育儿书上总是告诉我们用无条件的爱去爱孩子,只有获得了足够的爱才会获得爱和被爱的能力。这个我我认同,所以我可以毫无保留地爱我的孩子,可以尽自己最大努力坚持母乳喂养,坚持自己带孩子,坚持和孩子爸爸一起,尽量高质量陪伴。我认为的高质量陪伴,除衣食住行等基础性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做到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这个坚持下来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还包括父母二人以合理的育儿知识为依托,敏锐地发现孩子的各种敏感期,学习关键期等,这个不是读几本育儿书可以解决的,只有通过和孩子的朝夕相处才能准确捕捉。有时候感觉养了个孩子每天都是如履薄冰,不知道哪一天错过了一个孩子的关键点,或者忽视了孩子的以为感情变化,总觉得养一个孩子每时每刻都是在考试,而且这次考试没有范围,没有参考书。
孩子一岁以后,我和宝爸认为孩子该看一下影视资料,丰富认知。我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挑出几步纪录片《鸟类的迁徙》《帝企鹅日记》《动物世界》等,孩子看的津津有味。之后又看过《米奇妙妙屋》《蜡笔小新》《超级飞侠》,也看过修理飞机,汽车等的纪录片。孩子看视频类有一个特点,只能接受真实的动物,无法接受艺术化了的动物,例如他会问我为什么小狗会站起来,为什么小狼会说话,太吓人了。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一个人如果从未学过修辞,不知道艺术虚构,他是如何接受艺术化,拟人化了的动物形象?孩子小的时候,就是活脱脱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他想过的很多问题可能在接受过所谓的教育之后,再也不会思考,于是很多哲学家,思想家就这么夭折了。记得孩子有一天指着图片的小狗说,为什么它会站起来,他不是人类。孩子也说过绘本中的巴巴爸爸是不存在的,他们只是化在纸上,他们不是人。明知如此,他还是迷恋巴巴爸爸的故事。回想自己小时候,我是否一下就接受了艺术化夸张化拟人化了的动漫形象,我是否思考过它们与自身原型的关系,读绘本时是否知道故事是虚构的,是否在知道是虚构的情况下,以审美的眼光继续欣赏。
孩子现在三岁半,有一天和我一起看书。他问,妈妈,你在看什么,我说古诗。他问,什么是古诗,给我讲讲。于是,我第一次给孩子讲了古诗,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人,给他讲了古诗。李白的《将进酒》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他认真地跟着我诵读,认真问我为什么要一饮三百杯,为什么长醉不复醒,为什么有桃花林……
孩子不接受动漫形象这一行为,被人简单归纳为胆小,不敢探索,不能接受新事物,一切都是家长的狭隘和保守导致。
事后仔细想一想,此时此刻的我,有信心接受孩子的这一切,接受大家眼中所谓的胆小,不敢探索,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没有对错,只有是否适合。我愿陪伴孩子体验人生成长的每一步,无论是胆怯,害怕还是冒险,挑战。
每个孩子的成长,灌注了父母太多的心血,而父母的人品,学识等各种积淀都反射到了孩子身上。孩子都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我从未认为某些动漫形象是一个美的存在,所以我的孩子不接受,感到害怕我完全理解,毕竟,那个形象在我眼中也不是美的存在。真正的尊重孩子,不仅仅是满足孩子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犯错的机会,一个质疑的机会,一个选择的机会,一个提出问题的机会,毕竟,很多学龄前儿童每天思考的,都是人类的终极问题,家长未必能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