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日,也许没有比吃一顿羊蝎子火锅更温暖的事情了。
电磁炉的火力很旺。没多大会儿,“吱吱”的单旋律便迎来了 “汩汩”的合唱,铜锅里汤汁翻滚了,热气中,一种特有的浓香便弥散开来。一大份精品羊蝎子有十多块,挤满了铜锅,实打实的,中看。而待到汤汁完全烧开,羊蝎子的骨肉煮透,便可以捞上一块,大口吃肉。当然,一碟青笋、一份菠菜,一份藕片是标配,清脆爽口;再来一瓶开胃山里红去腻。这一顿,足以让你吃得扶墙而起。
元大都遗址的对面就有这样一家羊蝎子店。店门很小,进去座位也不宽敞,桌子上的油迹斑驳;吃客一多,还得大着点声说话,有点菜市场的吆喝感;服务员呢,悠悠的不紧不慢,既不冷淡,也没有那么热情,要点啥东西还得催着点。但我和朋友,却把这里当成了一吃货圣地。觅得工作的闲暇,三月两月的,便要去吃上一顿。看服务员端菜上菜,等他打火烧锅,再等着开锅,上手开吃。然后打着饱嗝腆着肚子走回家,美其名曰遛食。有一回吃完,外面已是夜幕降临。沿着马路牙子,我俩不知咋的,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探清水河》的词儿,自顾自地大声瞎唱起来。不记得歌词,调也不在调上,我们唱得开心,只是苦了这一路迎面过来的路人。
但2020年这个冬天,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去。
年前先是忙着上课,每天都有。朋友又是一个极其认真的老师。讲义的内容自不用说,从逻辑到字词,再到总结,每一行文字都是反复推敲打磨,就连讲义PPT样式的选取、颜色的搭配,也是费尽心思,力求漂亮。用她的话说,我相信坚持有不动声色的力量。实实在在的课程,实实在在的付出,学生都是看得见的。
上完课,朋友便回了老家,独留我一人,也就没了去吃的念想。再等便是大年三十,疫情便严重了起来,北京也发现了确诊病例,各大小区都开始了隔离,除了戴上口罩,进出小区都变得困难起来,而我这个湖北人,尤其是受到照顾。而此时的餐饮饭店自是纷纷打烊,闭店谢客了。
于是,那份实打实的念想,就这样悬在空中。这一悬,就又过了一个月。
南方人吃东西习惯于精细,每顿饭总有小菜大做。所以,即使是到了北方这么多年,我还是不太习惯北方的吃食。比如说饺子,在北方人家,是个十分好吃的玩意儿,大多数人尤喜韭菜饺子,而我和朋友恰恰同病相怜,见韭菜唯躲不及。又如大家喜欢的羊肉串羊汤泡馍等,我和朋友似乎也总是望串兴叹望汤而止。但唯独一起对这羊蝎子喜欢得很。一段时间不吃,心里便十分牵挂,总想着找个时间去大快朵颐一顿,然后沿着街道遛食。
大年初一归京到现在,我被禁足二十多天,天天以方便面为主食,真的是已到见面想吐的地步;而朋友回到北京,先是到宾馆窝了三天,回到家中也是禁足十四天。再到出门,已经已是四十多天过去了。而昨天,看到温暖的太阳下,停车厂的迎春花已经冒出了小小的粉色尖儿——这座北方的城市,春暖花开的日子也很快就要到了。再看新闻,北京城里现在有着将近百万的进京人民隔离在家,而确诊的人数也已有多日停留在0这个数字。我相信,我们中国人是不惧怕任何的灾难的,也自然禁受得住一时的委屈。
满心期待着,可以早些日子,可以跟朋友发出一个邀请:春暖花开,羊蝎子火锅约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