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吾祖薛仁贵诞生1403周年,按家乡《薛氏家谱》记载,本人系薛仁贵第四十二世裔孙,特撰此文,以念祖宗德功!薛仁贵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伟大的民族英雄和国际主义战士,他用赫赫战功奠定了唐朝第一猛将的名节,四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他没有犯过一次军事指挥上的战略错误,他同时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神将,对唐初拓边战争的巨大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有力地稳定了唐代的边疆,他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作战出色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战神。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公元614年12月5日生于唐代河东道绛州龙门县大黄村(今山西河津市黄村),卒于公元683年3月24日。薛仁贵是北魏时山西河东薛氏族首、河东薛氏南祖传人薛安都之六世孙。薛安都后经薛野䐗、薛虎子、传至薛仁贵的曾祖父薛荣。薛荣系河东汾阴人(山西万荣县),曾任北魏七兵尚书、太子太保,河东河北二郡守、秦州刺史、汾阴公。薛仁贵的祖父名叫薛衍,字元孙。据《魏书·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二》记载,薛衍为人轻财仗义,广结四方豪侠。熙平中,为侍御史、奉朝请。永安中,尚书驾部郎中,行河阴县事,卒于正平太守任上。死后被追赠为征东将军、徐州刺史。薛仁贵的父亲薛轨,隋炀帝二年任河南襄城郡赞治(今河南省襄城县、郏县、舞阳市三地),赞治是郡府长官的行政助理,平时工作主要是起草公文。薛仁贵幼年时,父亲薛轨不幸病逝,至此家道中落,以种田为业,娶妻柳英环。唐太宗贞观末年,薛仁贵投军,从戎后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国,击破九姓突厥联军,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妇孺皆知的千古佳话。四海平定后,任河西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唐永淳二年(公元683年)3月24日去世后被朝廷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兵马大都督。 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七世纪生活在中国东北边疆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是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辽宁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所建,国都在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司马迁《史记》称其为高句骊,历史上也称句丽或句骊。五胡乱华时期,高句丽趁中原汉民族地区战乱,在中国东北公然建国并经常滋扰幽州一带,高句丽当时不仅占据着朝鲜半岛绝大部分土地,还占据着中国东北的大片土地,尤其是占领了自春秋战国时候以来便属中原政权的辽东半岛。高句丽是在唐太宗消灭了东突厥,与吐蕃和亲之后,大唐帝国唯一的边疆隐患。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春),唐太宗李世民于洛阳北门外誓师出发征讨高句丽。645年3月末,朝廷派出的平番大将军刘君邛在辽东安地战场上因战事失利被高句丽大军团团围住,困于敌军千军万马中无法脱身,唐军胆怯无人敢救,在此危急关头,薛仁贵单枪匹马冲破敌部五万前军,进入敌中军大帐后直取高句丽中军指挥官项上人头,将其头颅悬挂于自己的马鞍子上,高句丽前、中、后三军共二十五万大军观之闻风丧胆,将帅一个个心怯胆寒,于是急忙撤军,唐将刘君邛被救出。此役过后,薛仁贵名声大震。同年四月,唐军前锋进抵高句丽国,击败高句丽守军,六月,至高句丽的安市,高句丽军中最高统帅莫离支遣大将高延寿、高惠真率大军二十五万依长白山天险驻扎抗拒唐军。唐王李世民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此战中,薛仁贵身披白衣,手持戟枪,腰挎双弓,多次单骑冲人敌阵,后面数十万唐军大举跟进。战后,李世民召见薛仁贵,赐西域番邦进贡来的汗血宝马二匹,绢四十匹,赏军士十人为仆,并提拔薛仁贵为游击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