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不知不觉,母亲已走过了七十个年头,如今头上的白发更是明显了。为撑起这个家庭,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
小的时候,对母亲只是一种依赖。青年时,对母亲也许只是一种舐犊之情。只有当生命的太阳走过正午,人生有了春也有了夏,此时对母亲才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敬畏。
我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她有着中国传统妇女共有的特质:心地善良、性格率真、为人诚恳、吃苦耐劳……
母亲一生勤俭持家,为我们操碎了心;她把我抚养大,送我上学,然后参加工作,结婚成家。母亲芳华衍变沧桑,青丝熬成白发,她大半生的操劳,都是为了儿女的成长。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分昼夜的运转着,日复一日地在土地和家之间忙碌着。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没有享过什么清福。那时候,家里穷,吃的是蕃薯丝干、自种的一点蔬菜及咸菜,因为田地不多,因此粮食总是省着吃。年少的我不懂事,每次吃饭就嚷着:"我不要吃蕃薯丝,我要吃白米饭。"妈妈听了默默流眼泪,后来渐渐的,我再也不说了。
记得读完初三那年,因为家里穷没钱给我去复读,我只能出去打工赚钱,当我手里拿着打工所得的一百多元去找妈妈要求回校复读时,妈妈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几乎模糊了双眼。她东奔西走,为我找学校、借钱,那时的我傻傻的以为手上的那点钱可以解决问题。
我告别了母亲坐着父亲的三轮车前往学校,回头看时,只见母亲站在马路中央,一身青衣点缀在一片黄色的土路之中,她的身影在风中显得有些孤独和寂廖。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中考过后,我取得全县第六名的好成绩,妈妈笑了,节俭的她摆宴感谢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了,父亲突然中风瘫痪在床,家里所有的重担压在了母亲的身上,母亲既要照顾生病的父亲,又要维持家里的生计。母亲用她并不宽阔的脊背扛起了整个家,瘦弱的身子,疲惫的眼神,龟裂的双手,无不呈现出她的辛勤操劳。看着她每天为这个家操劳而渐渐累弯的脊背,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母亲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太多太多,给母亲钱和送吃的都不足以报答她对我们的恩情。妈妈,您的儿女已长大,您就歇一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