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对面的方山,相传诸葛亮在此二擒孟获,现在被开发成了景区

在西南著名钢城攀枝花市的南面,有一个清爽宜人的好去处,即楚雄州著名风景区永仁方山。它位于滇中北部,巍峨挺立于“环金沙江大曲之中心”,气候无风自凉的“清凉世界”——方山。

这片地处金沙江上游的森林,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方山以一个“方”字区别于其他的名山,“方”字的得宛若一个广阔的平台。

不知不觉地,我们就已爬上山头。先去望江亭,“一目三江”,真的能看到金沙江的三段江面吗?大伙扛着相机一路小跑。在松林的尽头,望江亭像烽火台屹立,直抵绝壁。

阵阵松涛中“太雄浑了,就像一幅油画!”的确,凭栏远眺,山风扯衣,乌云低垂,大地苍茫,万水千山尽收眼底,气势磅礴的金沙江水在山谷之间缓缓东去……落日正圆,视野中的金沙江更像一条绸带,深情缠绕在群山之间,显得十分平稳、沉静,仿佛一位慈母的温柔。

方山地处交通要道,曾是僧侣往来于鸡足山与峨眉山之间的歇足咏经之地,所以在历史上曾是佛教圣地。它也是一个别军事要塞,相传当年诸葛亮南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虽历经近两千年风雨,诸葛营盘的残痕依稀可辨,到清代仍将方山作为军事要地。

《出师表》有云:“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指诸葛亮带领上万精兵从成都出发南征,5月在会理境内的拉鲊渡口,渡过现在的金沙江。古老而神秘的诸葛营遗址便坐落在此,传说着诸葛亮二擒孟获的故事。

望江享的旁边,就是当年诸葛亮屯兵之地,现在还残存着一段300多米的古城墙。如今硝烟散尽,漫步这残垣断壁之上,在历史的风云中默想它曾有的沧桑。如果不是旁边耸立的那个碑刻,可能谁都不会留意到这段土墙,稍一疏忽我们便可能与历史擦肩而过。

据传,当时诸葛亮率大军过江后正值5月,天气酷热,很多将士中暑生病。诸葛亮派人向前搜索可以休整的地方。搜索小队来到方山,只见山上古树森林,浓荫蔽日,清泉甘甜,气候凉爽,而且山势雄伟,居高临下,四周一览无余,是难得的战略要地,便在方山休整,准备等士兵康复后,再继续南征。

诸葛亮命部队掘土筑壁,在山上挖了很多火坑,打了很多石碓窝。诸葛亮的空城计,为蜀军赢得战机。休整近一个月后,诸葛亮觉得方山地势险峻,为兵家要地,加之景色美丽、土壤肥沃,遂命王平将军留下一些士兵在方山繁衍生息,镇守滇川,因此才有了往日的王家村即今天的诸葛营村。

望江岭位于方山东麓,是诸葛亮在方山驻军时观察敌情的哨所区,也称诸葛哨所。现在在当年诸葛亮观察敌情的烽火台遗址上建了望江亭。望江亭栏外即为攀枝花市,登临其地,一眼望三江,颇有一统江山雄魂之感,望江望岭望白云,观古观今观天地。

登上望江岭,万水千山尽收眼底,金沙江水滚滚东去;珍珠滴水岩上,泉水滴落,似九天飞珠。108国道横贯山腰,金沙江水蜿蜒向东,成昆铁路沿江飘远,早起观日出,万水千山,烟波浩茫,朝霞无限,景色蔚然壮观,为方山第一景。那峰峦叠嶂的感觉,真有如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般壮观。

景区深处的诸葛营村,住着彝族原住民。进入诸葛营村,一幢幢色彩艳丽、彝族风韵十足的土掌房民居让人眼前一亮。村庄整洁干净,房屋古朴典雅,院落通透,蜿蜒的村道四通八达,家家户户鸡犬相闻,传统乡村里的人情味在这里十分浓郁。

在这里体验到诸葛村建筑格调是“凝固的历史”,它散发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人与自然,自然与艺术的浑然结合体,我从中也领略了不同的风情和历史的变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知为何我总是对那种自然安静的书有着特别的喜爱,从沈从文的《边城》,到安妮·狄勒德的《溪畔天问》,再到最近刚合上不...
    静听叶落阅读 3,887评论 0 2
  • 在电视节目里、书里,我们会看到很多榜样。他们忍着病痛坚持工作,遭受误解也继续前行,为了工作而无暇顾及家人,最终取得...
    温水里的呱呱阅读 5,405评论 0 1
  • 我,二十有余,还可被成为家里的女儿。 临近年关,小年当天,父母忙着收拾了一上午,中午一家人去姥姥家蹭饭。 饭后,男...
    百里煜胥阅读 1,449评论 0 0
  • 笔者用了这两款产品,Parallels 和VirtualBox。 下面各讲下各自的优势吧。 先说说Parallel...
    1c1e6df48e01阅读 10,628评论 0 0
  • 愿你的心,如白云那般,柔软,洁白。 愿你的心,如蓝天那般,干净,明亮。
    午夜也是温暖的阅读 2,635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