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重生

昨晚,先生回家便到阳台上晾衣服,听到楼下嚷嚷的很大声。我以为,像往常一样,可能吵架了。夜的寂静,总会让一点点声音有更强大的穿透力,何况是如此撕心裂肺的哭喊。

小区里很多居民注意到了。

仔细听了一下,那人哭着说:“我怎么活?我不能让你这么走…”。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似乎有人跳楼了。

紧接着,心一沉。

是的。很快120来了,警车来了,法医也来了。

手机里,会看到跳楼自杀的新闻,如此近,是第一次。

那一刻,感觉悲伤袭来。看着眼前健康的丈夫和孩子,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存在的美好。

我们会说,人这一生注定是孤独的。我认同。

我对孤独的理解是:人,真正孤独,是因为在面对死亡的那一刻,没有人可以讨论,没有人能够陪伴,没有人能够倾诉,终究是要自己面对的。

人可以讨论生,但是,很少讨论死。一方面,死亡不吉;而更重要的是,人都有想要活下去的希望。所以,即使一个疾病晚期的人,讨论的不是自己的死,而是如何可以更多的活。

是啊,活着体验痛苦也是美好的。

我们这一生,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亡的过程。而,我们就是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看见大自然的瑰丽,生命的奇迹,体验着生而为人的种种美好和苦恼。

生命的黑与白,对与错,光明与黑暗,生与死;人生道路的平坦与崎岖,上坡与下坡;情绪的高涨和低落,欢腾与压抑等等,都是我们生而为人要体验的种种。在这种种的经验中,我们拿到经验进而不断进化与提升。

然而,我们往往看不见的就是这份包裹在痛苦外衣里的礼物,这份礼物需要耐心,智慧,勇气,爱和时间来拆开。往往,我们在还没有走近,就选择了远离。痛苦,让我们只想逃避。这个灵魂就此选择了远离。此时此刻能表达的只剩下尊重和祝福。尊重ta如此结束了此生的体验,尊重并祝福ta的选择。

然而,让我们思考的是,死亡,真的是结束痛苦的方式么?同修的伙伴说,自杀的后果很严重,会一直体验这种循环。

我不知道会不会有这种循环。但是经历了痛苦后,我知道痛苦只是为了帮助我们去证明快乐。人的欲望让我们对“快乐”这份感觉麻木。太阳的照常升起,每天的馒头米饭,流水一般的日子让我们感受不到:存在即快乐,而需要痛苦来让我们感受快乐。当我们理解了:光明不需要黑夜来衬托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快乐并不需要痛苦来证明。一个道理罢了。

所以,死亡只是一种体验,如果想结束痛苦,死亡绝对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日月看生死:

人的意识到达一定的程度,我看待生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生死并不会有任何的遗憾与痛苦。
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讲过一句话:我看夕阳西下和你看夕阳西下有一个巨大的差别,我看完夕阳西下就走了,不会渴望明天再看到同样的美景,我没有这种渴望,而你却不同,当你离开之后,心里还在渴望明天还要回来,再看一眼美丽的夕阳西下。

这就是差别。“真人”看过一眼之后不会想再看第二眼,他没有这种渴望。一个“真人”在那个片刻已经充分地享受完全了,体验是彻底充分的。为什么会来轮回投胎?因为活得不充分。
所以当有人离开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他不愿意继续在这里体验了。

做出了一个其他的选择。

一个真正的觉者并不会为任何的人的生死感到痛苦,因为他知道若自己吃过这碗饭已饱足决定放下筷子的时候,也不会拿起筷子继续吃。

没什么可说的,做一个真正的勇气和觉者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