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自主中成长,于传承中超越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的主题是“于自主中成长,于传承中超越”。余华曾以树木与阳光为喻,道破成长的本质:吸收养分却不必成为养分本身。这启示我们,真正的成长,既需要虚心学习,更需要坚守自我。唯有在开放中保持独立,在传承中敢于突破,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 

        成长始于谦卑的汲取,这是生命拔节的根基。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王羲之临池学书,将钟繇、张芝的笔法融会贯通,终成“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兰亭序》。正如苏轼所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外界的养分如同阳光雨露,为成长提供不可或缺的能量。但我们必须清醒:学习不是复刻,模仿更非终点。 

        成长成于独立的蜕变,这是突破桎梏的关键。齐白石晚年“衰年变法”,毅然抛弃模仿朱耷的冷逸画风,开创“红花墨叶”的鲜明风格。他的突破印证了哲学家尼采的断言:“一个人必须在自己体内拥有混沌,才能诞生跳舞的星辰。”恰似树木将阳光转化为年轮里的独特纹路。 

        成长终于创新的超越,这是文明延续的密码。纵观人类文明史,那些照亮时代的名字,无不是“师古而不泥古”的典范。乔布斯将禅宗美学注入科技产品,让冰冷的代码焕发出人文温度。创新者如同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不仅传递火种,更点燃了新的火炬。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最高级的成长,是在传承中开创新传统。 

        同学们,成长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一场“吸收重构”的创造性旅程。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唯有以开放胸怀拥抱世界,以独立思考锚定方向,才能像余华笔下的树木那样,既享受阳光的馈赠,更活出属于自己的挺拔姿态。让我们记住:他人的光芒应当照亮我们的道路,而非成为我们的影子。谢谢大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