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敬畏文字

现在的我,真是愈来愈敬畏涵藏在文字当中的字神了!

若要把文字当中的字神请神出来,没有对字神的足够敬畏、尊重,那是请不出来的。

而神一出现,就有某种叫做〝神韵〞的那股韵流曳出来。

那种韵,可传神。

就好像,我最近在品六个字:百闻不如一见。就这六字。

但当我不断地深入品味之后,竟然被我发现变格…

第一句,当然是原始的母本:百闻不如一见。

第二句,则脱身于母本而成为:一见不如百闻。

第三句,反身于第一第二句为:百见不如一闻。

第四句,承转第三而变为如此:一闻不如百见。

若有聪慧之人能将这四句话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乃至人生当中,这四句虽然就只有六个字在不同的次序间变换,但各自所代表的意境、或境界是截然有所不同的。

譬如,我听很多人说这个人很棒,很厉害,但当我闻名而去看他之后,唉,竟然发出这样的长叹:〝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真遗憾。〞这种感叹,往往是遗憾式的感叹,嗯,确实是真遗憾。这就是在形容第一句到第二句的心境转折。【这是第①种情境】

那么,既然像我这种久而久之才去长城看过一次的人,我竟然发出真遗憾的馈叹之后,这时我再想,那像住在长城边的居民,他们又该怎么办了,岂不是遗憾到要死了呢?【这是第②种情境】

不然!不然!如果出现了一种人,他对长城的研究简直是像我一样敬畏字神一般地敬畏长城的伟大时,说实在的,我敢确信,他一定能发掘出长城的伟大,以及长城之所以伟大的诸多动人故事。就凭他所发掘出的故事的内里的动人度,哪怕是住在长城边上的居民,本来已经遗憾到死了的苦民们,哇,只要清心净意地听他娓娓道来,居然…竟然又重获生机,而大大地感叹说:〝咱天天看着长城,却不知道长城竟然有这么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要是没那位敬畏长城之人的敬畏度,而使长城之魂经由他的述说…像游龙一般述说…令人闻,使得百见不知该如何见的人知道…要如何见到长城之魂…的人,开始体会到长城之美了!【这是第③种情境】

如果这群发现长城之美的人,又更深层地去学那位使人会感受到〝百见不如一闻〞的先行者的底蕴时,然后,开始也虔心敬畏了长城起来,若能如此,便也能开始发自由衷地珍爱长城,恨不得就跟长城融合而为一,哪怕是百见、天天见、时时见、刻刻见、分分见、秒秒见都嫌少时,那种想要炙长城其内里光辉、外现神采的渴慕…那就真的会体现出〝一闻不如百见〞的实质了!【这是第④种情境】

中华文化,最最最普偏的文物,那就是中文方块字,这是每一个会说中文的人都接触得到的。可有多少说中文的人能感受到深层次的中文之美呢?依我目前的观察,处在①②状态的人还是占绝大多数,这倒是有点可惜了。而这个可惜的状态,倒也可以匹配于长城的这个具象的例子,由具象的长城,到稍微抽象的中文,我想,凡是懂得举一反三的人,应该就很容易能够产生移情作用,而大致知道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中文了。所以,我就以长城来作举例好了。

试想…

当一位外国人(或是外地人)遇到处在②的人时,本来听说到中国一定要到长城看,那时的心境就像是〝百闻不如一见〞的状态,但当他亲自到到长城时,所遇到的人竟然都是处在①②情境的人来跟他介绍长城,于是,他刚看到长城觉得长城新鲜,但新鲜感在没有识途老马来引导时,新鲜感也就迅速降到了冰点,一点都不再新鲜了,甚至看到一堆人都显出〝遗憾到要死了〞的病恹恹情态时,他一定是恨不得赶快离开这种鬼地方,哪怕就在〝伟大的长城边〞!?

不过嘛,一旦有位精通长城魂的向导的出现,透过这位向导的引领,水准较低的向导可以使外国人感受到③,水准神高的向导则可以使外国人发起殊胜志愿而愿臻至④。

由上面的〝试想〞文字,只要把〝长城魂〞给置代为〝中文字神〞时,一篇蕴涵着关窍的文章,光凭那些足以转人心、移人情的字眼,这些字眼本身就体现出字神的存在了。透过字眼看到字神,若不心存敬畏,这些关窍就读不见,见犹不见。

但,一旦能见,而且见到诸多字神间的关系线、并见线成网所交织出的和谐度时,像这样的文字组合,光这种文章,哪怕是一篇,光这一篇就足以顶得过N多篇的雷同文章了,这就是〝神凝〞之后而足以及久远之〝流韵〞。且看:由①,经②,至③,臻④,这岂不是已传达出了一种流风的向上升转的景象了呢?

现在,再重新想想〝百闻不如一见〞这六字,

要怎样才能不陷落到〝一见不如百闻〞,

还要晋阶到〝百见不如一闻〞,

更臻〝一闻不如百见〞。

我想,因应将来中华文化的传播的需要,中文势必将再重登重要地位而成为产官学界的显学。凡是对这一领域若怀有敬畏感的人,这则是其人所不可不深思的。

另外,我还想作出如下的提醒:

只想登高位的人,与,一心怀敬畏的人,哪个人会高得快乐?又是哪个人也能低得快活?相信,凡是智者,心中必已有定见了。

位高而又权倾天下,这不是问题。问题是:位高而又权倾天下的人…他究竟经不经得起不快乐又不快活的洗刷涮?若经不过的话嘛,那么,透达到足以识别出中文字神的境界,这还是比较划算的,要嘛得快乐,不然也快活。

此外,若更有人,他是既透达,甚至也因为顺天时、应地利、得人和的条件皆备,竞而又位高且权倾天下,像这样的人,我敢确信,他就真的能为天下人谋长远深厚精微福了!

为这个天下,我心怀敬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两天嗓子疼,去学校旁边的社区医院看病,接近傍晚,走进去发现没有人打理,诊断室也没有人,于是继续往里面走,看见几个...
    不高冷阅读 1,378评论 19 2
  • 秋风几许,吹落几痕秋尘,秋的影子,在菊花的丝丝柔媚中,在枫叶的款款摇曳中一展其芳。在阡陌旁浅行,沉醉在秋的风景里观...
    ZZ585阅读 1,339评论 0 0
  • 若尘缘未灭,他日得见;再煮酒烹茶,饮旧风月。 --题记 从某种...
    西瓜瓤子阅读 3,26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