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我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皇帝之一,即位后,一改之前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出击周边四夷,在位50年间,大部分的时间不是在进行对外战争,就是在为对外战争做准备。
但打仗这事儿,极为耗钱,很快就掏空了“文景之治”所积累的家底。正因如此,财政的短缺,恰好激发了汉武帝的“隐藏技能”------生财之道!
下面就来看看汉武帝的捞金大法:
1. 发行新币“白金三品”
所谓“白金三品”是以银与锡白色合金铸造的三种货币:
第一种是龙文币,重八两,圆形,名“白选”,值三千钱;
第二种是马文币,重六两,方形,值五百钱;
第三种是龟文币,重四两,狭长形,值三百钱。
龙文币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注意:这些货币的价值,是朝廷硬性规定的,我说它值多少钱,他就值多少钱!这样,朝廷不就有钱了嘛!但这种货币的“面值”大大超过了它的实际价值。
因此,这些“超值钱”的货币一经发行,果然-------引来了无数造假币的。
为此,朝廷下令,造假币的一律死刑!果然------没有管用!谁让它这么值钱呢!
《史记·平准书》所说的“盗铸诸金钱罪皆死,而吏民之盗铸白金者不可胜数”
马文币
刘彻一看,这也不行啊,那就降降价,并且强制老百姓使用这种钱币。果然——老百姓没有那么傻,我们就是不用,你能咋滴!
事实证明,老百姓没那么傻,并且很有见地!你朝廷想拿块儿破银锡的合金就想割我们的韭菜,那是绝对不行滴!
所以,到了元鼎二年“白金三品”,果然------被废除了。
龟文币
2. 发行白鹿皮币
刘彻深深感受到了老百姓的“抠门”,转念一想:老百姓没钱,王侯宗室可都是肥的流油的啊!对,就割他们的韭菜!
于是:以一尺见方的白鹿皮作皮币,饰以彩画,价值四十万。(鹿:我都得白化病了,还这么对我!)
就问你,皮-------不-------皮!一块儿皮上画点画就值四十万!那我纹个身不得值100万!
刘彻规定:王侯宗室朝见天子聘享献礼时,要用皮币垫着所献的璧才可以。
王侯宗室听说后:这不是拿我们当傻狍子嘛!虽然我们不聪明,但我们绝对是长着脑袋的!
但一想到不献礼的后果,摸了摸脖子上的脑袋,咬咬牙,我买那块皮子还不行嘛!不对,买也算不上呀!要连皮子一起献上的......
王侯:我XXXXXX!
后来啊,果然-------皮币也被废除了!
幸亏我不是白色的!
3. 赤侧钱
又称赤仄五铢,这个钱吧,还是很漂亮的,铸工精致,铜质精良,颜色黄赤,币面平整。
这种钱用紫铜铸造,因为民间没有紫铜铸造技术,也就没法私铸了。
至于作用嘛,当然是圈钱!
当时的郡国,是合法拥有自己的货币铸造权的,钱的品质又太差!《史记·平准书》云:“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
为此汉武帝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朝廷规定:我中央出的一枚五铢的赤侧钱,能顶你5枚郡国五铢!而且官用的话,不是“赤侧钱”不能用!
结果:过了两年,“赤侧钱”贬值,想了种种办法使用,还是不便,就被废除了。
赤仄五铢
4. 收回铸造权
汉武帝靠铸造钱币稳稳地收入了几波,可还得打,钱还是不够用的。突然灵光一现,我自己印自己花,那钱不就大大地够用了嘛!
武帝在元鼎二年初置水衡都尉,掌上林苑,其属官有均输、钟官、辨铜三令。是专门造钱的机构。
于是:时“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
就是说:你们地方上的郡和国,钱呢是完全的不许再造了,也不许再流通了,现在只能我来造,而且之前你们造的钱呢,还要全部、彻底的销毁,销毁完了呢,把铜再给我送回来,我留着造钱用!
(不干的话呢,卫青和霍去病的兵没有钱花,他们找你们去要钱,这我可管不了啦!)
这样,国家就完全控制了货币的铸造权。
由于上林三官铸的五铢钱成色好、分量足,又难于磨取铜屑,私人盗铸这种钱不合算。所以出现了《史记·平准书》所说的“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
。这是说基本上制止了盗铸现象。
汉武帝时期反复的币制改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上的危机,但依旧远远不够。那么这位汉武大帝,还会想出什么好的办法(幺蛾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