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之《百鸟朝凤》

这部剧刚上映时就想去看,可能由于上映前的宣传,的确感人的原因吧。可惜很久没想起来看,现在拿出来看,是因为一个公众号推的《红鳉鱼》,于是又想起了《百鸟朝凤》,还好没有错过。剧情很平稳,叙述居多,你会觉得这不是电影,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现实!

我也不晓得是自己太感性,还是那唢呐声太悲,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眼眶从头湿到尾。首先是电影开头,天鸣的父亲有一个没有实现的唢呐梦,所以把这个梦寄托在了天鸣的身上。这与诸多父母将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儿女身上的场景何其相似!天鸣父亲为证明天鸣的气力足,落在天鸣身上那重重一瓢瓢,看着让人心疼。

“严师出高徒”,焦师傅对天鸣是怎样的感情呢?是想磨砺他,还是真的觉得天鸣没有天赋?他的师弟叫蓝玉,我想起了“蓝田日暖玉生烟”,很美好的名字。有那么一瞬我想起了《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和段小楼,当然并不是相似的场景,只是想起了同是师兄弟的他们而已。在面对一个比自己天赋高的师弟时,天鸣心中一定是痛苦的吧,还好他没有放弃。

学唢呐的过程是艰辛的,拜师时的考验;天鸣用芦苇杆从河里吸上水的兴奋,被师傅拿一根更长的所浇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坚持。“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天鸣被师傅认可的那种欣喜,是令人陶醉的。“唢呐一响,百鸟为王”,这是村民对《百鸟朝凤》的评价,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有资格在葬礼上用《百鸟朝凤》。德高望重,德高望重,德为重!焦师傅之所以把让天鸣传承也是因为天鸣的德吧,可见一个人的德在生活中有多重要。

焦师傅说“唢呐离口不离手”,对于任何的技艺都是这样吧,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忘不了那句独白“唢呐已深深的融入了我的生命。”一件事儿做到极致,就是将其融入血液中,融入生命力!焦师傅说“咱们唢呐也是匠活儿,是匠活儿,就得有人把责任负起来!”一直觉得匠人是一个很高的称呼,特别是这种传统的技艺。匠活儿时需要代代相传、世世传承的。

面对唢呐的衰落,焦三爷是痛苦的,他经历的唢呐的由盛转衰的过程。从开始被人奉为座上宾,要要跪拜行礼,到后来大伙儿的忽视,甚至徒弟们的逃离,他一定是心痛的。自己视若珍宝的东西,被他人践踏,这种滋味难以想象。城市里犹如乞丐一样的唢呐匠人,更让人心痛!焦师傅吹到吐血,吹到死,这也许是一个匠人愿意接受的死亡!

百鸟朝凤,的确是大哀的曲子,听者落泪!是为德高望重者送终,何尝不是为唢呐的没落送终?最后,惟愿传统文化,鼎立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