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不进流行音乐了
我以前喜欢听许巍、汪峰、郑钧的歌曲,因为我是北漂一族,汪峰的《北京北京》、《当我想你的时候》、《春天里》唱出了我这样屌丝的心境,曾几何时喜欢在KTV唱许巍的《蓝莲花》、《故乡》,2015年春节自驾游去平遥古城一路上放着郑钧的《私奔》循环播放,厌倦了大城市的喧嚣和快节奏,希望出去散心得到片刻的宁静。
刚午休片刻再次放他们的音乐,突然厌倦了听不进去了。开始放久石让的《the rain》,听起来感觉不错,以后开始慢慢听高雅一些的钢琴曲,不是装逼的装逼确实是如此,我以前也难以置信。
2,看不进碎片化的微信了
微信刚出来时,很热衷转发、发图片和点赞,后面感觉信息冗长,越看越焦虑基本都是无比正确的鸡汤式的真理,基本都是各种晒美食、朋友聚会、旅游、参加培训、晒娃等。所幸我最近把微信全部设置成了不看好友朋友圈,还是想点看看看,一看啥都没有甚是无聊,这种感觉不错目前还是尝试阶段。
这样就有耐心去看书了,刚才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后面四个习惯又看了一遍,没有以前那种阅读特着急看完的心态了开始看得特别仔细并品味、对照生活。重复多遍的阅读好书,慢慢心能定下来。
3,更喜欢呆在家里了
前几天年特别不愿意回家,宁愿呆在办公室一个人哪怕什么事情都不干、睡觉就好,到晚上九点多钟才开车往家走。后来,喜欢呆着咖啡厅看看书,这是心灵唯一可以片刻停留的地方,但是放着流行的英文音乐嘈杂的声音也难以达到真正的宁静。发现,我们生活在大城市,其实是想片刻的慢下来、片刻的独处、片刻的安宁。
现在开始愿意在家待着了,好处是自己买了很多的书有看不完的好书,可以随时累了就休息让自己慢下来,我的梦想是有个自己的独立书房:把门一关,放上自己喜欢的轻音乐听着音乐发呆,冥想、写字,有一排排自己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