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次接受|| 父母、自己、孩子

人世间全家福

人在成长到成熟的路上,有三次接受,第一次是接受自己父母的平凡,第二次是接受自己的平庸,第三次是接受孩子的平凡。

01 接受父母平凡

我们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极其普通的平凡人,他们竭尽所能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们。

在他们的认知里他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把我们养大,让我们健康地活到了今天。

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了,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的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

让我们看到了太阳是怎么升起,水是怎么流的,花是怎么开的。

我们不该责怪与抱怨我们的父母没有给我们创造多大的财富与家庭背景。

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他们经历了怎样的人间疾苦,抱怨责怪只会让我们变得不够成熟。

一个人最大的教养就是接受父母的平凡。

02 接受自己平庸

在我年少时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无所畏惧,应该有所作为,殊不知人生的现实是极其残酷的。

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雨洗礼、世事沧桑之后,才发现其实自己只是众人手中的一粒小小沙子,不足为奇。

我们有时会觉得每天所从事的工作生活太过于平庸,我们总是想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但理想是丰满,现实是骨感,很多人很多时候再努力也过不好这一生。

03 接受孩子平凡

人应该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庸,父母是这样,孩子亦是这样。

普遍的父母给自己孩子都太过高要求。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历来都是父母对孩子所期盼的,父母儿时无法完成的心愿极力地想嫁接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可以“帮助”自己完成父母无法实现的梦想,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

或许是父母想要的而不是孩子内心真正想要的。“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什么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父母是否真的有问过。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他们应该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高光时刻,我们有我们的人生,孩子有孩子的人生。

我们不要要求孩子做班里成绩最好的,因为孩子也从未要求我们是班里最有钱的家长。

只要孩子身心健康、阳光、正直、善良就好,毕竟天生的学霸,只是凤毛麟角,接受孩子的平凡,因为我们也是平凡的父母。

在获得金鹰奖《人世间》,作家梁晓声有几句令人醍醐灌顶的话:“孩子若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若是出类拔萃,那就展翅高飞;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从未要求父母,一定要有多么优秀一样。

记住:穷不怪父,孝不比兄,苦不责妻,气不凶子。

人世间


04 活成自己的样子

当然,接受自己平庸并不代表不去努力了,反而需要更加努力地活在每一天,努力地把生活过好。

通过自己的努力,站在属于自己的高度,看自己该看的风景。

我们没必要被别人拉上,站在高处踮着脚尖儿,看到的是他们让我们看到的风景。

人们对成功的定义不应该是功成名就,腰缠万贯,而是适合自己生活的,这辈子努力活出自己,让生活过得坦然、舒心,真正地获取内心的快乐,能够开心地做自己才是最好的。

这样我认为就已经很成功了,至少比众多人成功了。

依然很喜欢杨绛先生说的那一句话:“我们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不过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每写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与体验。

感谢杨绛先生写出这么有力量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能量的强大,赋能我们领悟人生真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