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思考过一个问题: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主观性特别强的问题,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人生也从未有过感同身受,似曾相识已是难得。每个人对于生活的意义都有自己主观的理解,谁也无法干预,也无法衡量这样的理解是对是错。
有一段时间,我曾经接触过一个观点:人这一辈子,陪自己走过余生的人不是含辛茹苦的父母,也不是骨肉般的孩子,而是未来以一种陪伴身份入侵生活的丈夫,两个人相濡以沫,彼此牵手到老。
我不大赞同这个观点,这一定也是某个人主观性的理解,而我的不赞同也是主观的。
人是孤独的,哪怕我们这一生都与人为伴,我们依旧是孤独的,因为思想是孤独的。思想是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经过时间和岁月的打磨,逐渐形成的主观想法,其中包含着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等。每个人所经历的不同,因此形成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也不同,思想也不同。人生最多似曾相识,从未有感同身受。
在很多时候,很大程度上,与每个月相处时间最多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占据人生二分之一时间的是睡眠,睡眠是一个人的思想沉淀和思想休整,只能一个人默然进行,即使两个人同床共枕,谁也无法入侵谁的睡眠,谁也无法入侵谁的思想。剩下的时间,也被生活分解成一块一块,有很多事看似并非是一个人的独奏,但其实也是一个人的低鸣。比如,你与朋友交流,的确有一个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过程,但实际上你说话,是一个陈述自己的思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面对的是自己,面对自己的内心,面对自己的思想,你自己能够决定说什么,不说什么,开始说什么,接下来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最后陪自己走到头的人,还是你自己。陪伴在身边的或许有父母,有孩子,有另一半,但也有可能没有任何陪伴。真正陪伴着你的,是思想,是灵魂,是自己。
生活的意义,实际上是自己对生活的理解。究竟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还是堕落成更差的自己,这也许就是每个人想要探寻的生活的意义。
行进的过程中,对于生活的理解不是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的,随着经历,随着时间,人都会在某个时刻有幡然的醒悟和感慨,对于更好和更坏的理解也会更新,会产生一个新的标准。我以前常常回头看自己写过的东西,皱紧眉头质问自己:我当初到底有多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前我也不喜欢写日记,因为每一天写日记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去翻阅昨天的甚至更久之前的日记,看完之后,皱着眉头质问自己:为什么写得这么糟糕,跟流水账一样。我也常常感叹:真想回到过去,对着过去的自己甩两个巴掌。
过去的就是过去了,再后悔再懊恼,再不堪回首,都已经过去了,无法被纂改,无法被抹去。既然已经过去,而且无法消失不见,何不欣然接受?生活的意义永远不可能停留在过去的某个阶段,它一定在前方,在时间的前面,在现实的前面,在梦想的前面,在你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