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互踩,强者互抬(深刻)

大家好,我是tris,今天是我早起写作的第六十三天。

老话说的好:

“优秀的人互相抬,愚蠢的人互相踩。”

聪明的人,互帮互助,彼此成就,前路越走越宽;

愚蠢的人,勾心斗角,伤人害己,前路越走越窄。

《左传》有言: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台独角戏,人与人之间相互连接,彼此依存,携手共进。

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01

弱者互踩,两败俱伤。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人与邻居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心生嫌隙。

某一天,他偶遇一个神仙,神仙对他说:

“你有什么愿望,都尽管大声说出来,我都可以帮你实现,但是有个前提,你许的愿望,邻居会得到双倍。”

男人心里盘算着:

“我如果要一栋房子,邻居就会得到两栋;我如果要一千万,邻居就会有两千万。这样看来,我怎么都比不过他。”

思前想后,男人对神仙说:

“请你弄瞎我的一只眼睛吧!”

生活中很多人,自己过得不如意,就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甚至想方设法把别人从高处拉下来。

此种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螃蟹效应”:

用竹篓装螃蟹,不盖盖子。倘若只放一只,螃蟹大概率能够逃出来;

假设多放几只,不管螃蟹再怎么挣扎,一只都爬不出来。

为啥会这样呢?

因为竹篓中的螃蟹,每一个都奋力地往外爬,每次靠近出口时,就被其他的螃蟹拖回去,踩在底下。

这样一来,所有螃蟹都无法逃脱,也就无需盖盖子了。

很多人正是螃蟹的缩影,他们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做法,最后只会两败俱伤。

02

强者互抬,一荣俱荣。

春秋战国时候,楚魏两国是邻国,两国的村民在国界处种植了大片的瓜苗。

不料这年天公不作美,气候异常干旱,瓜苗也因为缺水,长势不好。

魏国村民很勤快,每天都自发挑水去浇瓜苗,不久后,瓜苗长势好了不少,比楚国地里的瓜秧高了不少。

楚国村民见此情形,心生嫉妒,于是,便有人在深夜悄悄地跑到魏国的瓜地里去踩瓜秧。

魏国村民很是恼火,打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时,一个宋却的人站出来说道:

“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最多也就得一时之快,但是,以后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长此以往,双方互相破坏,谁都不会有好的收成。”

接着,宋却带领村民们,每日都去楚国的瓜地浇水。

楚国村民知道了后羞愧不已,他们也自发去魏国的瓜地浇水。

不久后,西瓜大获丰收,村民们都笑开了花。

往后,两国村民冰释前嫌,关系比以前更好了。

很多时候,帮助了别人,就是抬高了自己。

身边有很多比自己厉害的人,要感到高兴才是,因为他们会带飞你。

世上很多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彼此互帮互助的基础上,如此方能成就彼此。

03

渡己是能力,渡人乃格局。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动画片:

一座独木桥上,一头熊与一头鹿分别从桥的两边走来,谁也不肯让对方先过桥。

这时,又来了一只兔子与一只松鼠,他们也想过桥,松鼠客气地问熊能不能让路,熊生气地把松鼠丢向远处,鹿也一脚把身后兔子踢走。

熊和鹿继续争执,谁都不肯退让,僵持了许久也没个结果。

兔子看不下去了,一气之下和松鼠合伙切断了桥一侧的绳子,鹿和熊都掉进了河里。

这时独木桥只有一半可以支撑,松鼠与兔子来到桥中间。

它们考虑一番后,松鼠蹲下身子,让兔子踩在自己背上过去,最终松鼠也轻松过桥。

有时候,狭路相逢,胜的不一定是勇者,很可能是智者。

真正的赢家,属于大格局者。

渡己是一种能力,渡人乃一种格局,渡人即是渡己。

04

有一句话说得好极了:

上等人帮人,中等人挤人,下等人踩人。

深以为然,愚者互踩,智者互抬。

这其中差的,不过是一个人的气度与格局。

愿我们都能做一个互抬的智者,做一个大格局的人。

点个关注,与朋友们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