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的4月15号我开通自己的个人公众并写下第一篇文章以后,不知不觉中已有一个多月。这一段时间以来,为了运营好公众号,的确牵扯了我大量精力,以至于我都不能好好地写文章了。
或许我有一种追求完美的情结,我不能容忍自己的公众号文章里有错别字和语病。因为加入的时间有些晚了,开通个人公众号,原本是多年前的愿望,一去经年,不想直到现在才达成所愿,因而便有了一种只争朝夕的想法,试图将流逝的光阴追回来,也因此有了日更的想法。说是日更,其实文章并不是临时急就的,而是过去一些年的存稿。
过去的一些年,我曾经在各类文学公众号上发表过200多篇文章,现在我已经很少投稿了,我开始试着将文章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这种改变对我来说是一种跨越。尽管过去发了那么多文章,其实没有挣到多少钱,大部分投稿都是免费的。现在呢,我开通了流量主,每天大约也只有一两元进账,最多的时候也不过5元,可我乐在其中。这种犒赏与我的付出或许不成比例,但我还是愿意在这条赛道上慢慢深耕下去。
如果你将一篇文章投给别的文学公众号,虽然文字还是你的,但是配图和版面设计就不是由你说了算了,但是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不同,这块天地我做主。要寻到与自己的文章相契合的插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有许多场景是虚拟的,并非像写游记文章一样可以拍照,有最真实的生活影像。好在现在有了人工ai,借助ai工具制图,的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对于公众号的写作,我仍处在学习摸索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我都会学着不断去攻克,在与文友们的交流中,也会收获一些快乐。比如说前一段时间,公众号文章里的一些插图突然没了水印,也就是个人公众号名称的标识,我一度以为是自己哪里违规了,受到了平台的处罚,后来才知道是平台系统出了问题,因为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我也就释然了。
有一些小的技巧不经历过,你也就无从掌握。比如说在微信里,打出井号键,后面加上公众号字眼,加冒号,再写上一个具体公众号名称,点击发送以后,字体变会变成蓝色,它会自动生成一个链接,可以让你准确进到指定公众号的页面。我第一次尝试使用这种方法,便觉得有些惊奇,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等到慢慢地学习以后,我也能够熟练地在文章末尾加入一些相关文章的链接了,以方便读者的阅读。
曾经有一位文友给我私信,说不清楚怎么去掉文章插图里面的水印,直接裁剪,有时又会把需要的内容裁掉,寻求夸克之类的软件帮忙,人家是要收费的,她花了一两个小时,竟然都没整明白。我告诉他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手机相机里有自带的消除功能,点击一个橡皮擦图案,调节大小,便能轻松去除一些图片上的字迹。她尝试以后,顿时茅塞顿开,惊喜不已,感激不尽。看看,有时就是这么一点小事,别人捅破那层窗户纸,你便什么都学会了。我想在学习编辑公众号文章的这条路上,这样的例子是有很多的。
既然选择了,就不能轻言放弃,公众号我会一如既往地运营下去,但是也会努力提高效率,争取留下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所喜欢的其它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