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
。。。。 从今天开始,我只关心粮食和蔬菜
—— 海子
今天中午吃面条,每组犯人把一桶桶漂着油花的面条打回组上,等我们进到号舍检查的时候,有些犯人正在吃,而早早吃完饭的犯人已经在水池里洗碗。我看到水池里白花花的面条正顺着下水道流走,知道又有犯人把吃剩的面条倒掉了,傍边的垃圾桶里还有几个早上没吃的剩馍,白白的馒头上已经沾满了五颜六色的污点。看着这些馒头,这些面条,我心里不是滋味,这种浪费粮食让曾经挨过饿的我是不能容忍的。我要求管事犯查出浪费饭菜的罪犯,一定要扣分,一定要教育。
其实这样浪费粮食的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为此也要求伙房少给些。但给少了,有些犯人却喊不够吃,现在的政策是不能亏待犯人,一定要让他们吃好吃饱,上级领导来检查一定要去犯人伙房看的。犯人的伙食一周提前排好,米饭,面条,包子,饺子基本都能吃上,而且是足量。我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那时犯人可是定量供吃,一天最高是八两,也有六两四两的(犯错误关禁闭)而且是粗粮居多。现在是国家富裕了,人民生活提高了,犯人的生活也大大改善,不会饿肚子了,干的活也基本上是手工活,有国家法定节假日,除了不能自由活动外,和社会上工人没有两样。
盛夏的六月,关中大地应该是一片金黄,麦浪滚滚,布谷鸟在田野中鸣叫“算黄算割,算黄算割”催促着农人开镰割麦。你从渭南坐车到宝鸡一路只看到平展的黄地毯,那是沉甸甸的麦穗铺就成的最漂亮的地毯,金黄就是农人心中的希望,是农人眼中最美的颜色。但不知什么时候这样的景色变了,黄色被绿色替代,它不再是盛夏六月应该有的颜色。八百里秦川已经看不到那一望无际的黄了,而是高低不等的果树,蔬菜,贵族般的黄让位于葳蕤的绿。我不知道,农民是什么时候不再种麦子了?但我知道,农民种麦子委实不能养家糊口,而且种麦子代价大于从市场买面粉的代价。所以他们都弃粮食而种各种经济作物。我们现在吃的面粉已经是万国面粉,不知进口哪个国家的,我们不缺吃的粮食,但粮食不是我们种的。
国家对农业粮食用地有一个红线,要求不能突破那个红线,我不知道是否保住了那个红线不?我曾在一个临山的地方看到一件事:拉土车从山里拉土,填埋在河床边的石头上,问当地人在干什么?他们说是县政府搞土地置换,因为在县城搞开发,搞房地产,需要大量的土地,但县城闲置土地很少,国家又严禁耕地开发,“聪明”的领导就在河床石头上覆盖土壤造地,再把县城周边的耕地开发成商业用地,这样商业用地有了,土地也没有减少,国家忽悠了,领导自己也有政绩了。但我看那石头上薄薄的土恐怕种草都留不住吧。
我们现在吃万国粮,如果地球上发生大的饥荒,人家不给我们粮食了,那时候怎么办?可能我是杞人忧天了。
我生在农村最穷的家庭,打小就为吃饭发愁。我经常能想起小时候挨饿寻找粮食的事。那时候,自家就三分自留地,绝大多数粮食是生产队分配的,但因为家里劳力不足,属于生产队的短款户,分的粮食很少,没到年底,尤其是青黄不接的二三月,粮食就没了。父亲便去村上好一点的家庭借粮,我经常能看到父亲端着一个碗去借粮。父亲端回半碗玉米榛子,母亲才开锅做饭。那时候,经常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香喷喷的白面做的臊子面。高粱饸烙,玉米面搅团是家常便饭,这些粗粮做的饭食如果没有点辣子调料是难以下咽的,尤其是冬季高粱饸烙放一会儿就硬的像棍,好容易吃下去却半天拉不出来,那个憋劲就像便秘,让你难受。有时母亲在尽可能节省的情况下也变着花子给我们做一些比较可口的饭食: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金裹银面,那是一层白面一层高粱面,母亲把它们揉在一起,再切成小节节,做熟和汤一起吃,好吃极了。它没有了纯高粱面的涩,却有麦面的香,现在想起来还感觉口角流水,只是没人会做了。
那时候对于我们家来说,吃白面是很奢侈的事。我记得有一天傍晚,父亲让我们把头门关了,把我们兄弟姐妹叫到屋里,说:今晚你妈做白面馍馍给你们吃。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因为除过过年,一年几乎没有白面馍馍吃。我问父亲吃馍馍干嘛要关门?父亲说怕人看见,人家会说这家人经常借粮吃,还吃白面馍馍。一会儿,母亲端来一个碗,里面是切成三角形的白面做的死面饼子,我们兄弟姊妹一人一片,我咬一口在口里就一直在嚼,不愿下咽,想在口里多停留一会儿,感觉口里满是麦香味。我现在给年轻人说起这件事,他们都不会相信的,但那是我的真实经历。
也许是挨过饿的人,看见有人浪费粮食就感觉不舒服,掉到地上的饭食我还会捡起来吃的,也没有想到卫生不卫生。我还是喜欢吃白面。白面锅盔,白面臊子面是百吃不厌,只可惜少了少时候吃到嘴里的麦香了。
在盛夏时节,我还认为最美的风景就是金黄的麦浪。我也赞成犯人一直有白面吃,也能吃饱吃好,但不要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