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日记(13)

2025.3.9  周日

一、一旦体会过偷懒式带娃,就会想有第二次(主要吧天气不好,不适合出门带娃)碰巧我的充电器坏了,趁小王在爷爷身边玩平板的时候,我偷偷骑车上街买充电器,手机即将关机,就在买充电器的超市柜台充会电,然后又去食品区逛了一下,看看给小王买点啥零嘴,充得差不多,取了快递,路过蛋糕店给他买了个小的草莓蛋糕,还给他带了两个烤鸡腿,突然发现我有娃以后我就有这个习惯,只要我出门我都会买点吃的回家,仿佛是小时候基于家庭情况拮据,总是在家人回来后好吃的期许落空次数太多,所以在心里暗暗埋下伏笔,现在我总会带吃的回家,仿佛在告诉曾经那个期许落空感到失落的小女孩说,看,你长大了,你可以自己给自己,给家人买好吃的了,对了,你还会给你的孩子买他喜欢的零食和玩具,他每次都可开心啦。

二、给小王带了好多他喜欢吃的,结果到家发现他没有在楼下,他带着隔壁两个小舅舅上楼玩他的玩具去了,我上楼时楼上已经一片狼藉,但是有什么关系呢,我一句话没说,任由他们玩,我径直走到隔壁屋客厅里玩手机,最后人两个小舅舅被他奶奶叫回家吃饭了,我儿子才感觉饿了,拿出给他买的吃的,狼吞虎咽吃了一个鸡腿,一盒蛋糕,还喝了一瓶酸奶,最后他去厨房看到新鲜玉米,给他蒸熟,又吃了一节玉米。此时已是下午三点,也就是说他上午醒来就一直玩,没有吃东西,到两点多才感知到饥饿,吃了很多东西。

关于饮食方面:

①按需喂养

其实在吃的这点上,我是不会劝的,打小就是按需喂养,所以我家到现在快三岁,还不曾出现过积食引起发烧或者食欲不振,不消化的情况,吃拉肚子是有过的。

②习惯养成

他从吃辅食开始,我买了餐桌椅,也就是吃东西必须坐餐桌椅上,离开这个地方,就只能玩,以至于他到了会走路的时候,饿了第一反应不是拿东西吃,而是先去把餐桌椅推到我跟前叫我把他抱进去坐着,可是这个好习惯也就在去年清明节送回来给爷爷奶奶带时,崩了,爷爷奶奶由于他拒绝,没有坚定立场,立场直接往小王身上倾斜,所以餐桌椅直接闲置,但是至少有一点小王是养成了,刻在骨子里的饥饿感,那就是饿了要吃东西,不饿再好吃的一口不吃,喂嘴里都会给你吐了。

③不追着喂,饿了自己会吃的

我现在也是,他不好好吃饭,我直接拿走餐食,饿了再吃,我是不会追着喂的,有时候他吃多了零食,不好好吃饭,我也觉得还好,大不了第二天把零食藏起来不给他看到,先让他吃正餐,那就会好好吃一天。所以有时他一天不吃,或者只吃大米饭,或者只吃某一样菜(真的大脑处理信息还是缓慢,我儿子每顿只能接受一个菜,但是是几个菜都尝了,吃自己喜欢的那个)有啥关系呢,下一顿换一个不就好了,没啥焦虑的,不要想着要求他干嘛,你要学会灵活应对他出现的情况,当妈一定是换位思考的那个,不为什么,因为你是成年人,做事你比娃灵活,他无法理解的事情你得帮助他。

④我先吃好再喂

我饥饿时喂娃我是有情绪的,但是我吃好了我喂他我就情绪稳定,所以我从来都是我吃好再管他,但是我两个吃饭时间都不一样,所以避免了很多问题(所以这也是把不舒服的事情先舒服的方式去做)

⑤饮食多样化,粗糙化

这点我深有体会,去年回来带了两月,我儿子出现流鼻血的情况,我当时在成都听到这个情况,已经预判到是上火,因为爷爷奶奶的喂养习惯是他喜欢吃啥,就一个劲的吃某一样东西,可以吃十天半月,当时孩子爷爷奶奶很担心叫我们回去接贵阳检查,我安抚住了他们,我说先带去当地医院检查,情况严重我们马上接贵阳,果不其然是上火,这个事情我也没有说什么,因为我知道只是观念不一样,我无法改变老人的观念,所以我不做指责,我当时给娃马上买了败火的金银花露寄回家让爷爷奶奶给娃当水喝,喝了一箱,流鼻血的情况没有了。这个事情发生后,两个老人也知道是饮食单一,好了这下知道还是要让他吃点蔬菜和水果了,我带娃都是会变换花样吃,饮食多样化一些,水果,零食,蔬菜,主食都会多换,但是我也懒,所以怎么简单怎么来,在家一般都是蒸,炒,煮,炖,炸的我偶尔带他去外面吃一顿。

⑥接纳“坏”食物

很多家长第一次做父母,真是照书养,书上说啥不能吃,就严格抵制,在这点上遇到很多与孩子的冲突,其实你接纳就会有不一样的处理方式,我们作为具有约束力的成年人都有喜欢的食物,比如奶茶,甜品,薯片……你为啥要要求没有自我约束力的孩子去拒绝诱惑呢,你应该在这个时间去培养孩子的控制力和沟通能力,这需要耐心和时间,我儿子也吃糖,但是我靠嘴不停地忽悠,再加上拔牙小朋友的视频,我儿子现在吃糖就念叨牙齿坏了(哈哈哈),他还是会吃糖,但是嗦几口棒棒糖他就丢了,口欲之感满足他自然就不要了,而且你养成沟通的习惯,他会听你的建议的,小王最近出现情绪不满就大叫,但是我依旧是情绪稳定,跟他沟通(坑蒙拐骗),也能让他跟着我的想法做事,当然偶尔也是不如人意的,但是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情绪容纳力,亲生的,亲生的,不气不气,气坏了丑了以后还要说你丑妈妈,哈哈哈,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人类幼崽的成长周期是很漫长的,因为他要拥有生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抗压能力,鉴赏能力这些都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去训练和培养,所以我们不妨对他耐心一些吧,和善且坚定的陪伴他们成长,深入了解每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还有每个能力在何时才会趋于成熟,熟练掌握,需要我们深刻地了解我们的孩子。

对他耐心一点,像当初我们教他喊爸爸妈妈,教他爬,教他走路一样,那会他小你就有耐心,但是现在要学会的技能,要建立的认知,基于他现在而言,不也是刚接触,我们从来不会教他会的东西,都是不会的东西,既然是从不懂到懂,那就需要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早上我因为吃了最后一块华夫饼🧇,被我儿子“判了刑”。 “妈妈,你怎么吃掉了?!”然后开始又作又闹,就要我刚才吃...
    Ace思思阅读 1,352评论 0 0
  • 澈宝把玩具收拾好之后,我说:“妈妈奖励你看电脑。”我搜索来搜索去,都没有满意的关于幼儿科普的视频,看来下次要提前做...
    文竹33阅读 1,079评论 0 0
  • 2017.7.1今天我和宝爸带宝宝去我们的学校了,终于实现去学校了,回来时,我实在抱不动了,宝爸抱了一会儿,抱到家...
    golden_raven阅读 3,273评论 0 0
  • 2025.3.8 周六 一、早上上厕所小王见我不在,就下床找我,嗷嗷哭,想着醒得有点早,企图带他回被窝睡回笼觉,...
    Zhuizi阅读 34评论 0 0
  •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儿子扬扬已经一周岁零六个月了。这一篇文章是对他从一周岁开始到现在的一个成长记录。希望将来等他...
    萌骁鹿阅读 3,315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