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盐井村
话说我把车停在除了紧挨着的山体、前面左面只能看见黄昏时分暗蓝的天空,确实有点紧张了!下车四处查看了路况:向前1米右转30度下坡可以绕过右侧山体,但是刚够一辆车通过的“崎岖”土路,视野极差的情况下,太容易开到“进退两难”的状态,一个不留神还可能掉进左边湍急汹涌的澜沧江!更困难的是,即便我开过去了,夜幕下,一个人开回来的难度更是不好估量!帅欧巴的电话还一直不在服务区!
权衡再三,我还是把车倒回了土路的起点位置,并趁能见度还够的时候调转车头,停靠在路边,然后带上头灯、登山杖(防野狗之类)等,背着相机,走进盐井村采风……
盐井村属于西藏昌都芒康县纳西民族乡,位于澜沧江东西两岸,盐田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是西藏茶马古道的起点。盐井盐田也是世界上独有的人文景观,有人说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
盐井村据说分上下盐井村。
资料显示,东岸的上盐井村有一座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想必信徒们使用的全世界唯一的一套藏文版《圣经》与圣母玛丽亚像前敬献的哈达,定会使得这里拥有其独特的文化风情。
下盐井村,我查了地图与百度,最终我的理解应该是加达村——盐田历史文化展览馆的所在地,它的位置比隔江相望的上盐井村低了好几百米!也就是说,我去的地方是古盐田的加达村。
一篇游记里说,这里目前有盐田3454 块,从事制盐劳动的纯盐民有 64 人,农牧劳动和制盐兼营劳动的人有 2013 人 。 盐的生产方式是 世界上唯一的、 最古老和最原始的 。 人从梯子向下深入到洞底几米至十几米的深处,将卤水背上来倒在盐田里,经过强烈的日光照射,水份逐步蒸发,完后就是盐粒,晒干运入市场 进行 商品交易。每块盐田产盐约十几斤,三至五天扫一次,天气不好的时候十五天左右扫一次,桃花盛开的季节也就是农历二、三月份时的盐(也叫“桃花盐”)产量最高,质量最好,价格也比平常高。年产盐量约 300 万斤,收入 100 万至 130 万左右。盐的销路比较广,除销往西藏昌都的贡觉县、察雅县、左贡县、八宿县、芒康县、林芝的察隅县外,还销往四川的巴塘县、理塘县、康定县,云南的德钦县、香格里拉县、维西县等地。主要是以盐、粮交换的方式为主,特别是牧区最喜欢盐井的盐,说牲畜吃了此盐身体长的较为结实、肉多。
比较奇特的是,同取一江水,江东产的是白盐,而江西岸产的则是红盐!
我沿土路往村里的方向走了几百米,只遇到盐田里有一个女人在操劳,我心里挂挂着原计划带我沿江边山路过来拍片的帅欧巴,这种黑夜里他一个人没有头灯走在山路上、手机还没有信号、一个不慎……等各种画面在我脑海里浮现,还有全团人已经到了谭姐他们找到的饭店等我们(他们也没联系到帅欧巴!)一起吃饭,匆忙拍着照片,也一直没有听懂盐田里那个女人对我高声喊着什么……便拍了两张长曝,就急忙赶回了酒店。
前台服务员告诉我:这里除了移动,其他都没有信号,帅欧巴“刚回来,去饭店了”,我才带着一颗石头落地的心,与刚好下课的TT找饭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