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已经故去很多年了,但是关于她的记忆却仿佛就在昨天。
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个头不大,顶着个花白的发髻,走起路来像个不倒翁。这便是我儿时的记忆里关于奶奶最深的形象记忆了。
别看我奶奶个子小,又裹着小脚,实际上,她是一个比较强势的人。
奶奶有四个儿子,也就是我的三个伯父和我父亲。据奶奶说,抚养四兄弟长大直到他们娶妻生子,大都是奶奶的功劳。我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我单知道,我的爷爷确一直是独居的。
奶奶拖着双小脚,她是怎么下地干活的呢?每当奶奶数落爷爷的种种不是,说他又懒又毒时,我都会有这样的质疑。我那时是一个不招奶奶疼的孩子,也许就源于此吧?
我知道,奶奶会织布,每每织了布拿到集市上去卖,也能换些钱花,这倒是真的。奶奶是不是靠织布养大了四兄弟,我也不得而知了。。但从我记事起,奶奶织布没能换得多少钱。家里靠的是父亲教学和母亲的劳动养活一家人。
我的父亲是奶奶最小的儿子,奶奶晚年靠我父亲生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奶奶始终保持她的家长作风。
在我们家,哥哥是唯一的男孩,在奶奶眼里他就是享有特权的人。我和姐姐都得靠边站。尤其是我,奶奶本想再要个孙子,我却偏偏向前凑,所以,连我的乳名都带着满满的嫌弃。幸好,我有疼惜我的父母。
奶奶最大的“敌人”不是我,而是我的爷爷。小时候,我总是想,为什么别人家的爷爷奶奶是一家人,而我的爷爷奶奶却是两家人呢?
后来,我发现,只要爷爷去我们家盛饭,总会遭到奶奶的破口大骂。爷爷当年因为避免国民党抓壮丁而自残了一只眼,奶奶就恶狠狠地骂他“老瞎鬼”。奶奶宁愿把饭倒给猪吃也不让爷爷盛了去……
原来他们是仇人。仇人怎么会是一家人呢?
爷爷和奶奶分居几十年,奶奶也仇视了爷爷几十年,直到奶奶先爷爷而去,也没有丝毫的缓解。
爷爷和奶奶的婚姻无疑是个悲剧,但那是封建制度下的产物。倘若在今天,我想他们一定还会有各自的幸福。社会总是在进步,珍惜现在,活好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