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四、五点钟,天刚蒙蒙亮,四周围一片寂静,辛劳照耀了一整晚的路灯,也困倦得合上了疲惫的眼,大街上零零星星走动着几个行人,有急匆匆赶早班的,有脸上挂着着急的神色可心里却喜滋滋拎着大包小包赶去车站乘车远行的,有悠闲地前去晨练的,那条白天来往穿梭、繁忙无比的深南大道也少有车辆行驶。
到了六、七点钟,江南百货商场前通宵做肠粉的老板,才开始收档。街上行走的人多了起来,上班的人群一溜溜,朝着公交车站、地铁急匆匆地赶。城里人夜生活丰富,睡得晚,常常睡眠时间不足,上班的人们多是压着钟点往公司赶。在与大街交叉成“T”字形的沙河医院门前的辅助公路上,一长溜摆满了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早餐车,有卖炒面的,有卖包子的,有卖煎饼的,有卖糕点的,有卖酸辣粉的,多是地方的特色食品,花样繁多,不一而足。商场门前的休闲凳上坐满了早起的人们。马路上的公交车、私家车、卡车、的士、电动车、三轮车、共享单车等,也开始忙碌起来,如箭一般遨游的鱼儿般往来穿梭。整条街道开始喧闹起来。
十点钟之后,街道两盘林立的店铺,大多都开门营业了,打烊了一晚的餐馆饭店准备起了各式丰盛的午餐。大街上来来往往走满了人、车辆。每到周末,商场门前就会开展促销、叫卖甚至演唱会等营销活动,表演台上主持人拿着麦克风不断地大声吆喝,向近处远处的人们招徕、向围拢的人群兜售公司各样的商品,爱围观看热闹的人群也是人头涌涌、引颈长望、翘首以待,随着主持人夸张煽动的说辞,一愣一愣的,不时爆发出像是无意间发现了珍宝一般的“哇“、“哇“、”哇”的惊叹声。
中午,一、两点钟,路边已然停下不少的车辆,那是用餐的司机大佬们需要“加油”了,一个个如鲤鱼踊跃奔跳龙门般火急火燎投进了两旁鳞次栉比的餐馆酒楼饭店;白石洲大街也像是已然饥肠辘辘的司机大佬们一般,街上的行人竟然少了许多。饿了么、美团外卖、达达外卖等各家外卖送餐公司的的送餐员们,辛勤、忙碌的车身、人影,不时从人们眼前疾速地一晃而过;还有几位或坐或躺在不大的人力三轮车上、等着生意上门的搬家师傅,袅袅地抽着香烟,坐在那儿相互之间有一句、没一搭地闲聊。那帮装修、打墙眼专揽杂活的单干的装修泥水老板们,揽着生意的就带上家什上客户门家忙碌去了,没揽着生意的,就支着个低矮牌架仍留在原地揽活儿,这个点儿,人也不知去了哪里,兴许也去“装修”自家的胃去了。
下午五、六点黄昏时分,外出上班的居民们回来了,又是一长溜一长溜、一波接着一波的汹涌人潮,昭示出白石洲这城中村车水马龙、兴旺热闹的繁荣景象。
晚上七、八点钟,吃过午饭后,出来散步闲逛购物的人们,或单个、或一家人结伴而行,三三两两地出现在街头,这当儿也正是街道两旁林立的店铺做生意的黄金时段。一家家店铺各色招牌灯光闪烁耀眼,店内人头涌动,顾客们进进出出,负责接待的营业员们施展出浑身的解术,调动起最佳的口才说辞,营销的攻势一拨接着一拨,柜台前的顾客则不慌不忙不时进行咨询、发出疑问,拿着样品挑肥拣瘦地比较了又比较。
农业银行ATM机大门前,几位支着简易货架摆卖“潮流”女装和在地上铺张白色胶布晾出各式手机饰品小百货叫卖的摊贩,吸引得喜欢扮靓的年轻的靓女靓妹们,不时驻足流连观望试戴试穿。
晚上十点钟后,这点儿轮到做夜市的小商家、游动商贩们登场了,支个烧饼炉,摆张烧耗架,与大街相连的小弄里,有吊着粉红色的蓄电池灯卖炒粉、炒面、煮汤河粉的,有卖品种多样的凉拌菜的,有卖用金灿灿的锡箔纸包着的香气四溢的花甲粉的,有卖香气撩人的烧鸡、烤鸭的,有卖色彩勾人的扬州炒饭的,家家都展示出自家独有的绝活,每个档位都有属于自己常来消费捧场的熟人佳客。依着远处路边炫来熹微光亮的华灯,白石洲大街又展示出它内秀的喧闹繁华。
深夜十二点后,喧闹的大街又渐渐恢复了平静,街上行人逐渐稀少,马力十足奔驰行走的车辆似乎也困乏了,稀少得很,多数都在停车场里,无“场”可归或有“场”也不愿回的就索性在大街旁抛了锚,沉沉地进入了悠悠的梦乡。
晚上两点后,除了稀少的几个夜行人,与喜欢过夜生活并乐此不疲、喜欢享受墨样夜色的为数不多的、稀稀拉拉的三五个、七八个人外,白石洲的居民们大多踏进了酣畅的梦乡。
唯有宽敞、静默的白石洲大街含着淡淡的微笑,静静地观望着已然进入甜美梦乡的白石洲村的人们------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