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我的学生时代,就真的没有什么可回想的。
小学初中就是班级里文静的乖乖女,每次看到都是安安静静坐在那里,看书或者看着窗外,不管班级里多么闹。上了高中,性格好了那么一点,会害羞,会不讲话,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评论下空间,会在校园贴吧的下面回帖。渐渐的就不那么拘束了。大学呢,就会主动去结交新的朋友,也开朗很多,但是性格是自己的,懂事听话就一直是为大部分女生量身定做的形容词。
当然,调皮捣蛋和学习不好不一定成正相关,懂事听话和学习好也不一定成正相关。我就是那个不一定中的一份子。小学时候就学习中等,初中就完全是倒数,看着安安静静的,作业也都按时完成,上课听讲,但一考试就是一塌糊涂,就可能不是学习的料。然后我就去校外上预科,提前把要讲的上过,慢慢的成绩也有所改善,但是也就普通为止。考上了个相对较好的高中,所以成绩也一直排在靠后,最终上了一个普通的二本,也算平平淡淡吧。
大学认识的人形形色色,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也要比高中来的更明显。大二的时候我们有一段时间有个四人的小团体,两男两女。但是之后就也淡了不怎么联系。我和那个女孩呢,都正常毕业,来北京,做着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大学期间也保持了不挂科,但两个男生呢,就是题目中的调皮捣蛋,经常挂科、逃课等等,但最终呢,毕业证是都顺利拿到了。
前几天,其中一个人给我发消息,他进了中国铁塔,一个国企,待遇工资什么的都算很不错了,另一个考到了社区民生。然后他就说“发现了没,学生时代调皮的孩子普遍比好好学习的孩子混的好。”嗯,至少当时我们小团体是这样的。
就通过一年的支撑生活,我也能摸出一点点经验,这个社会,作为员工,要不然你足够优秀,要不然你的朋友圈足够优秀。优秀的人的朋友圈足够优秀,那那些调皮捣蛋,不怎么优秀的人呢?
他们,在家长的眼里不听话,在老师的眼里学习差,在陌生人眼里可能抽烟喝酒烫头,在朋友的眼里,可能是仗义,是两肋插刀,是有你真好。调皮捣蛋的人的身边朋友总是很多,一种事一起捣乱的,一种是喜欢他们幽默,活泼气息的。是啊,像我这种性格,上出租车:“师傅,麻烦到xxxx。”他们呢:“师傅,我们去xxx,师傅你这开一天车挺累的吧?一天能挣多少啊?晚上几点回家啊?咱这市区房子贵么?……”不停的话题,师傅也回答的乐此不疲,工作愉快。他们这些能力自然会用到工作中。像那个男生,刚大学毕业被国企录用,还是一个经理职位,免不了的跟同事们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按他的话说是工作需要,但是却让单位大大小小的领导对他有印象,他说酒桌上没人敢去敬大领导,他端着酒就可以去。这全都来自于他的生活经验。
反观我们,每天本本分分的做自己的工作,很少社交,基本不聚会,美名其曰享受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喜欢平平淡淡,其实也就是给自己找了个自己都不会觉得是借口的借口。
当然,有的人是真的喜欢平淡,安静,安逸。但总归需要我们给自己的生活上点颜色,一点点就好,来吸引别人羡慕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