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超级担心自己的工作被AI取代,其实更深层次的恐惧,在于害怕失去当前的工作没钱可赚,无法养家糊口。自己的技能不足,短期内又学不会,AI与这些人就成了抢饭碗的「竞争关系」。
当然,这个世界有阴就有阳,有令人担忧的一面,就一定会有令人兴奋的一面。比如在跟AI抢饭碗的竞争关系中,这样的人一定是打工人的角色,而没有全局性的商业系统。
而老板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他思考的核心从来不是打工人舒不舒服,而是自己能不能把变现闭环玩儿明白,持续给自己带来现金流,实现基业长青。
如果从老板的角度看AI,AI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人力成本,提升干活的效率、质量,这就是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老板最喜欢的「降本增效」。
当然,想让AI更好地为你服务,你就需要给AI喂养资料让它学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地给它反馈。当AI已经能清晰地了解老板「习惯的思考方式」时,AI就能够替老板出色地完成各种「非标类的任务」。这时的AI,就成为了跟你的工作习惯、思维方式高度同步的「智能体」。
比如,你可以让他帮你撰写引流笔记,而且笔记都不重样的。你想在笔记中预埋的搜素关键词,AI都能够毫无违和感地帮你预埋其中,而且能够从对目标用户有用的视角,持续给用户提供干货。
不仅如此,封面图承载的是「用户点击」,AI可以帮你批量化地搞定。笔记标题承载的是「搜索流量」,AI也能搞定。而且,这些笔记在批量产出的过程中,围绕着的核心点是「用户垂直,而非内容垂直」。这些不同的内容可以形成矩阵,持续性地吸引用户,引流到私域,完成后续的成交变现。
想要做到这种程度的前提,就是要教AI,持续不断地给它反馈。而且,你教它所花费的时间,这是一笔资产投资,AI能够持续性地复用,为你提供服务。你作为老板,还不用担心AI离职,把你的能力都带走,成为你的竞品。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AI跟人员的工资比起来,太便宜了。你让员工加班,员工会有情绪。你让AI半夜帮你干活,它不仅没有情绪,还能快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你布置给他的任务。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一个人还抱着打工思维给老板干活,「没有未来,就是这类人的未来」。
如果一个人抱着老板思维工作,即便当下是给老板打工的员工,只要善用AI,甚至能够直接用AI看清老板的心理机制,主动把老板的活儿都干了,把公司资源都拿到手,为自己的日后创业做资源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