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

成年人,更有可能通过新的思考方式行动,而不是通过新的行动方式思考,而这,正是转行最大的阻碍。


魔幻之年,

前有教培人落难,后有互联网人遭殃,

房产人和金融人也前仆后继…

知乎上年入百万仍屡见不鲜,但中年悲惨也比以前多了。

做为当代有(you)志(ni)青(zhong)年(nian)

你想或者不想,都可能会面临一个难题

---转行。


一名审计人员创办了一家玩具公司,

一名职业技术及管理人成为独立咨询顾问,

一名文学教授成为股票经纪人,

一名律师成为一名船长。

这些都是真实的案例。


辩证的看,国外的真实案例,不一定适合国内,

但转行所需要具备的元素,大抵相似。



一、如何开展


接下来,我们要撸起袖子,开始转行:

挑选自己喜欢的行业,

制定短中长期目标,

学习行业知识,

考取相关证书,

迎接第二次职业爆发,

走上人生巅峰…


先醒一醒,很多人,还没走完两步就已经灰飞烟灭。


那是因为,在转行这件事情上,

传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出问题了!

传统方法是:先计划,再行动。

转行的方法是:先行动,再计划。




二、正确的打开方式


1.为什么会这样?


心理学家Hazel Markus提出了一个概念“可能的自我”

以前的你,是“真实的自我”

要转行的你,是“可能的自我”

人只能通过实践,而非反省来了解“可能的自我”


2.那么,怎么实践呢?


创造实验机会

-可以做一些兼职,

-或者在公司里参加感兴趣的项目。


改变关系网

-加入新的社群,与新伙伴沟通练习,

-寻找一位榜样,指导衡量你的进展。


3.我需要有收入怎么破?


降低幸福阈值,

简单说,就是能吃饭就可以,

以前挣一万,现在挣五千,也可以过,

在目标行业/职能上逐渐增加投入时间。


4.我不知道第一步应该迈哪条腿?


想到什么,就开始做,边做边学。

最简单的例子,我写文章,阅读量再惨淡,也会持续,

因为我不仅仅是为了现在的阅读量,

而是在验证多条道路中,哪一条更可行。

事实上,尽管没人看,

但我在编辑文章时,确实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体验。



三 足够的耐心


我们大多数人在一生中,

平均会在三个不同组织中工作,

经历一次对人生非常重要的职业转变。


转行是一个拉锯战,

可能需要一年,甚至几年时间。

有段话能让几年时间好过一些:

我们不必对那些在人生转折点上,

看似没有价值的过渡阶段带有戒心。

表面上我们在这些时间上没有目标明确的活动,

实际上我们有着重要的内心活动。


四 关于本书


这本书倡导的最核心的一个点:Just do it!

当然,也是有一定基础或者准备的do it.书中详细阐述了需要哪些基础和准备。

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由埃米尼亚·伊瓦拉(Herminia Ibarra)编著。我还是持一直的观点,外文书籍,大多翻译为英式味道的中文,读起来不那么自然。可能我读翻译本较多,导致现在看类似的书,反而感觉还不错,有条件还是读读原本的好。

国外很多人是基于挑战自我,脱胎换骨开始考虑,实践转行。在国内这两年的大环境下,可能会有很多人被迫转行,可以读一读。其中的一些行动指导,能让自己方向相对明确一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