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交上卷子,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的大一完全结束啦!
回到宿舍,却是百无聊赖。本来考前想着干啥干啥,现在却是拿起手机都嫌它怎么辣么重呢?好吧,来一份大一学年小结吧。(可能有点像流水账,希望能耐心看完)
其实之前我对于“大学”就有很多美好的憧憬,甚至是这个小小的字眼都那样深深吸引着我。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高三老师的那句“到了大学你们就轻松啦”或许是所谓的“校园剧”看多了吧。在我眼中,大学就应该是那种林荫道两旁竖满了一排排百年梧桐,清晨的阳光吝啬的洒下点点斑驳树影,漫步其间,脚下的落叶窸窣作响,捧一本书,惬意的端坐于古色古香的长椅上……而图书馆应该是那种很大很大的,可以在那里呆上一整天,甚至席地而坐,最好是有一段意外而美好的邂逅……
可是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箱,下了车却是傻了眼,我又回到了我的高中吗?怎么这么小,也没什么标志性的建筑和稍有情调的地方。图书馆呢?更是小的可怜,来回之间只容得下一人通过。它还有个更好听的名字“流通部”。
领到钥匙后我才发现原来住在18楼,看来以后天天要与电梯为伴了……而以后的日子表明还不乏有爬楼梯的生活。
四个人一间宿舍,大家都来自“天南地北”,我们第一天就互相起了昵称。而后来这一年的相处生活也是蛮融洽的,基本上没什么争吵。虽然在我看来,室友和好朋友之间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有些事情不能深交也无法倾诉,但是出门在外,室友也许就是你唯一的依靠了,所以寝室关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郑重声明一下,我是学医的,对,你没有听错的。以前也只是旁观者清,听别人说什么学医的多苦逼,没什么感觉,也从未在意,但现在我可以说真的是深有体会……
大一上学期,课程还不怎么多,对于一切也都充满了好奇。学到中途,才发现自己似乎有点疲倦了。每天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忙忙碌碌,平平淡淡,像个无知觉的木偶,只是唯唯诺诺听着老师灌输的知识,做做笔记。晚自习那还有什么作业卷子,自然是换了个地方玩手机啊!下了课,追剧,追剧,追剧,自然是女生的日常必备课,电脑买来的都用来追剧了。(那时候还没有迷上王者)早上没课,自然是睡到自然醒了。饿了,美团外卖来一波。还有不停的逛淘宝,快递一天就要拿两三个,对于这个她们跑的倒还是蛮勤快的。
我一直觉得大学老师是最有忍耐性的,上课,自顾自的讲课,而讲台下早已溃不成军,倒下一片了。
开学期间,我害羞胆怯,没有勇气走上讲台,去和其他同学竞争班干部,只能默默地坐在下面给别人鼓掌。但是我去参加了院里的学生会,并成功面试,这也许是我大一上学期最值得“炫耀的资本”了吧。
而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一本书都没有读过,而书呢?却是买了一大堆。总是立志要读下去,可是一捧起来,就打瞌睡。
望着自己渐渐和他们一起沦落,一起为伍,我心有不甘,却总也提不起精神,不知从何处去学着改变自己。也许这就是“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的时候”吧,但我又从何处去谈论我的梦想呢?
就这样浑浑噩噩熬到了期末考试,然后是学校里随处可见的复习大军,任你一处就可以抓出来一大把。食堂,图书馆,教学楼……没有一地不见他们战斗的痕迹。而我也名正言顺的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临考前的紧张复习,熬夜通宵,早起背书,感觉那两天头重的就成了个铅球似的,整个人天昏地暗的……完了,浪啊~成绩出来的前一刻还是那样紧张,看到自己60分,万事大吉,既然没挂科,自然是继续浪啊~
又混到了开学,后来我得知自己上学期成绩是班上第一名,当被周围的人尊称为“学霸”时,我的肩上似乎被无形中加上了一副重担,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卸下它( 比叫某些人卸载王者荣耀还要难)。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才开始学会去改变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拿到这学期的课程表,当室友还在不停的抱怨“怎么这么多课啊,都没玩得时间了”,我的心里却是一阵欣喜,又可以学到好多有趣的课程了。还听说“生理生化必有一挂”,我也暗自下定决心,我不能挂科,不仅是为了所谓的“学霸”称号,我还有对于自己更高的标准――不仅不能挂科,还最好是能有80分以上!正如《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一个人如果不能对于自己有更高的要求,那么他就会很容易被周围的一切所沦陷。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知道自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上课期间,我渐渐能无视周围的一切,即使手机在包里,却能对它无动于衷,那一刻,我觉得老师好像只在给我一个人上课,真幸福。晚自习,我带上手机也只是为了听听歌,而整个人却是一心扑在书上的。渐渐地,我学会了有计划的按学习的进度来进行自己的预复习阶段。正如前段时间看到的那篇文章,“自律的人生,该有多爽啊”。当然我还算不上自律,但至少我相信我是在这条路上的,我正在满满的收获中前进的。
因为不了解自己的专业,我还特地从网上搜索了好多资料,并整合起来为自己写了一篇“职业规划”,我的大学5年该怎样度过,也算是全在里面了吧!
闲来无事,我在淘宝上买了两本字帖,一本楷书,一本行楷,都是我喜欢的字体(后续我还想尝试别的新字体,比如隶书)。我还买了几把宫廷团扇,我想学习画画,只是那种简笔画就好,算是自娱自乐吧!
我还在百度上搜索了关于大学生的相关一二。也是从那时起,我接触到了“简书”,说真的,它真的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这里,我不仅能抒写自己的“心事”,了解到了很多知识观点和那些神奇的APP,还认识了几个好朋友。我把那些大神的“推荐”,都收藏起来了,视如珍宝。
“网易云音乐”和它的那些戳心评论慰藉着我的心灵和陪伴着我的学习时光;“网易云阅读”陪伴着我闲暇的阅读时光,我从他们的推荐中下载了好几本书于我的书架上,看来能读上好一阵子了;“网易云课堂”里还存有不少精品课程,无形中提升着自我;“种子习惯”记录着我添加的每一个小小习惯,每天打卡,看着自己的一点点进步;“可可英语”里的TED,VOA还有“背单词”似乎都成了我的必修课;“印象笔记”收藏有我的珍宝,一条条分门别类,我想我会不断温故而知新的;“多彩手账”记录着我每天的一点一滴(最近我该用英文去记录了,希望慢慢提高自己的英文写作水平)。
每天晚自习下课,我都会到操场走上几圈亦或是跑跑步,戴上耳机,那是一个属于我的天堂。回到寝室,我也会打王者,追追剧,但是我绝对不会沉迷其中,我知道这只是我的休闲娱乐而已,玩玩就好啦!我还会搜索一些经典的书单和影单,然后想办法去获取资源,去欣赏它们。有时候看完了,还会心血来潮写点小评论。
当然我需要正说的一点是,去电影院看电影真的和在电子端上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以前我一直不屑于去电影院看电影,那次过生日,闺蜜非要请我去看电影,拗不过她,只好同意了,也就是那一次的体验,我对于电影院的看法是完全改观了(当然只是我个人观点)。所以我觉得有条件的话,我想以后大二没有晚自习了,一周去看一次电影,当然如果有好片上映,也不必过于拘泥具体日期规定的。
上面说到大一上学期一本书也没看,说来也真是巧的很,一次我们院里书屋招聘志愿者,我当时果断报名了,没想到也成功了。说真的,书屋里的藏书真的不错,扫眼过去,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每次去值班,我都会挑选一本书回来看看。我想说那种感觉真好。
还有最好的两个小习惯是,一是每天晚上坚持刷牙,虽然听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惊讶甚至想嘲笑我,但我就是这样,一直坚持不下来,现在还在慢慢磨合期;另一个是养绿植,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情调的习惯,为此买了一盆非洲茉莉,每天坚持给它浇水,看着它没有死去,至少是维持原样吧,相比与室友的,还算是不错的。
另外,我还添加了好几个公众号,十点读书,书单来了,影单来了,每日瑜伽,人民日报,恶魔奶爸sam,798手绘网……感觉都很不错!很充实自己的生活。
这个暑假,我给自己定了计划,准备去南京打暑假工,顺便玩一玩。人总是要出去见识见识的,你不出去,就永远不会明白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这只是我的第一步,因为父母不放心我一个人出去,我想先在周边看看,积累外出经验,以后有机会再去更远更向往的地方去体验那里的生活。我还买了两本初级日语书,想着自学的,希望开学来能够有所收获吧!带去的电脑里也存了不少我喜爱的经典电影,可供我暑假消遣。回来还有学吉他的想法。
说到这里,该是差不多啦!我喜爱这样“自律”的生活,并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坚持下去,或者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把这篇文章拿出来看看,然后,再继续下去吧。
走好自己的路,不要停,也别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