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2月一直到现在的3月份,一直在做这款B端的旅游产品。当我做完整个东西之后,我发现它就像是一个庞然大物,现在正在慢慢的输入血液,慢慢的正在呼吸,我觉得这种感觉非常神奇。其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不足和需要学习的地方。
项目进度问题,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不足和需要总结的地方,一是我自己的问题。在做这个产品之前,我的想法其实就是在设计基础上面先磨几年,有了一定的设计基础和产品设计基础之后才会在几年之后在一家创业公司做一个产品的设计。所以当时让我做的时候我很怕自己会做不好,因为这是将几年之后的事情提前到现在了,所以那段时间每天6点下班之后经常晚上自己一个人各种查资料和做原型,花了几乎比平常多两倍的精力去打磨。在做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还是有一点问题,就是我之前做过的东西都很大,内容很多,将所有的内容规整出来之后紧接着一两个月的时间都是开发在做,搭架构上产品,做完了产品测试甚至今后都没有很大的改动,仅仅只是在维护。我的想法很大,想做一个平台,所以做项目的时候把所有的旅游产品都列了出来,但是我忘了这是一家创业公司,我没有用一个产品将整套业务逻辑跑成功,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东西但是没用上,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我没分清主次。二是工作没有对接上,中途出现返工。我做原型的时候特意将整个产品的思路都写了下来,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都可以参与进原型讨论,人人做原型,而且每天上传,在网上就能够看到,其实如果有问题,说难打开,我完全可以打包放在群里,原型哪里有问题也完全可以用邮件的方式群发讨论。因为原型确定了,后面视觉和开发完全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且自己用电脑在原型上面进行测试完全比开会的时候统一说意见要好,有问题截屏加文字加解决方法。总不至于我2月份都已经做好了视觉才开始改结构提细节,这一改也没好到哪去,但是视觉上面就是改一个一个的像素,前端上面就是改一行一行的代码,这进度就相当于再返工,从原型重新做起。第三点就是我自己需求没确定,别人没说明白然后我也没问,就按照自己的思路做,所以中间会绕弯。我当时做的时候有遇到一些问题需要确定,所以想庄工在这个公司里面呆了那么久,熟悉的业务肯定很深,不问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每天6点下班之后就会发短信问一些问题确定一下,但是我发现庄工回答问题特别简单,是或者不是,说话总是说一半,比如给我一张新办公室的图,说标一下尺寸,但是标哪有哪些没说,再比如就是要我装一下钉钉,但是装钉钉干嘛呢,也没说。他的意思可能也不知道我被分配任务之后会遇到什么问题,所以可能是当我遇到有问题的时候再去找他。所以当时做项目的感觉就像自己在划船,四周都是海,也没有方向,然后有一天我实在是太累了就躺在床上休息了一会,但是睡着了就做了个梦,梦到准备和家人去旅行,但是到傍晚了才出发,结果路又走反了,醒来之后发现项目方向可能错了,那个时候才有了一点方向,看到了一点彼岸,但是要说全部的方向我还没办法看出来,我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做对了。因为有看过一篇文章,说C端携程一统旅游行业的格局已定,所以不管是做技术服务还是绕了很大的圈在做旅游行业,最终都会做成电商卖票卖产品,回归到C端,不过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第四就是人员分配,本来进度就赶,中途还换了人,这进度得缓一段时间,这是肯定的。某次我听到说深大那个前端注册没做完,拖了我们进度就向他们打小报告,但是我听小组里面的人却说,周六他们加班,什么事也没做。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说,一直揪着别人的辫子不放还不如管好自己胳膊肘的事,说别人问题的时候先想想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
沟通问题,很多人说我沟通有问题,那就是了。的确是我沟通有问题,如果别人说这不好那不好我能站出来说,而不是让别人自己去倒腾的话,整个工作流程会更顺溜一点。但是我发现我一是不太想说,二是觉得说没啥用。不太想说的原因是之前带我的人都特别能说,一个设计师做东西不管改什么都有自己的一套说辞,觉得这怎么样了那怎么样了,每套说辞说的有模有样,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今天是这套说辞,明天是那套说辞,结果东西改来改去,还是我在改,所以我特别讨厌说辞,但是如果我成了她那样,我会很讨厌自己今天说这样明天说那样。之前一个产品经理,也特别喜欢说,说这个图片放在欢迎页中我也不会看,说要放在首屏中,然后我就问你觉得放在首屏你就会看,她说如果好看我就会看,所以意思是放在欢迎页中好看你就不会看?所以我觉得说话很搞笑,因为对我来讲这完全就是个人猜测又说不清理由在那胡说八道、颠倒是非。像说话这些,我大概就只是听听,也不会放心上去,我更在乎的是一个人说话背后的思想逻辑。还有一点我觉得我说话没用,开会我要说的话别人就会和我吵起来。就比如说,有人对我说这产品怎么做成这样,应该要怎样怎样,我就只是听听,开会的时候是庄工在讲这个产品,还是同样的东西,说这是这样操作这是那样操作,结果别人没意见了。这是设计师新人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因为这公司里面比我年纪大资质深的人很多,有时候先学会听人说话也是我的一个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