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和他一样……”一般这种情景的背景是一位年轻母亲正在指着一个乞讨者或者拾荒者教育自己幼小的孩子。
乞讨者俗称“要饭的”
拾荒者俗称“捡破烂”
看到这要先说明一下,这不是一篇传播正能量的文章,当然,也并不是传播负能量的文章。我们就事论事,看一看能不能从这两个被社会公认的社会最底层职业中看出一些东西。
今天我们说一下两种职业所代表的商业模式。
拾荒者的商业模式是典型的商品经济,而且是一种确定性很强的商品经济,塑料多少钱一斤,纸箱多少钱一斤,废铁多少钱一斤完全是明码标价。拾荒者与乞讨者来相比较收入显然更加微薄,优秀的拾荒者能够将垃圾分成130多个品类,并记住对应的单价(可见其也有一定职业门槛)。不过拾荒者拥有更加自由的工作时间,而由于这种确定性的商业反馈,让人有明确的目标,只要我努力找收入一定会提高。商品经济就是有这样一个好处,因为买方固定,所以一定不愁销路。
我上网查了一下,最近几年拾荒者的月基本收入在1000元至3000元不等。这其实是挺让我惊讶的一个数据,因为在我小的时候大概10岁左右,大概不知听谁说的捡破烂一个月才挣200——300块钱,那是大概14年前或者15年前,按照年平均通胀率5%左右,通胀应该是2倍左右,如果拾荒者的收入是同比例提高那么应该是每个月挣400-600是合理的。而现在其收入增长率基本是年化12%左右,尽管这个收入涨幅可能和别的职业相比上升幅度不高,但能反映出来我们的垃圾的价值更高了,
其实拾荒者对应的应该是垃圾回收产业,他们属于这个产业链的源头供应商。和我们熟知的行业相对比的就是种地的农民,农民种植农作物有当地收购商来收,然后小收购商出售给大的分销商,分销商供应给各地批发商,批发商再供给零售。
仅仅从拾荒者这一个职业上我们就能看到现代社会分工的复杂性。
而乞讨者实际上可以说是情绪消费的代表职业,首先说一下什么叫情绪消费,当然这个概念是我编的,但我觉得我编有一定道理……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商品的实用价值实际很有限,或者说增长的会很慢,是不太能跟得上社会财富的增长的。也就是说我们在事实上购买的东西都有一定的溢价,而这些溢价如果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情绪产生的溢价或者这种溢价占的比例比较高,那我们就管这种消费叫情绪消费。
最简单的举几个例子,豪车和名牌包包的高溢价是你的虚荣心造成的,网游手游里面的道具装备的高溢价买单的是你的好胜心……等等等等,总之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买完我心里就舒服了”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情绪溢价。
所以,很明显我们能看出来,乞讨者售卖的是自己的破烂不堪的外表和低声下气的尊严或者一个悲惨的故事等等,而为这些对象买单的就是路人们的同情心。
研究透了这个原理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有职业乞丐月入上万了,为什么会有乞丐不收现金非要支付宝扫码乞讨,因为这些和我们所接触的商业社会一样,只是一门生意而已。
我猜一个优秀的乞丐一定会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看起来很丑很惨,而在此基础上一定需要加上一些悲伤的惹人同情的表情,同时还要会选址,一定要选择人流密集且鱼龙混杂的地方,富人区和穷人区都不能去,时间段也要选对,周末晚上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记得婶婶讲过一个真事儿,说一个乞丐在行车等红灯的时候上前乞讨,被乞讨的车是一辆凯迪拉克,乞丐敲车窗拱手说行行好,车内男子摆摆手。本来就是很正常的场景,谁知乞丐走开之后骂了一句:“tmd没钱还开这么好的车。”不成想被车主听见,于是车主摇下玻璃顺手拿了一摞钞票晃晃,说:“我就告诉你我有钱我就是不给你!”乞丐看车主拿出钱自己也从口袋里掏出一小摞钱,反驳到:“你以为就你有?我也有!”给车主气的下车要打他,结果乞丐拔腿就跑,剩车主在周围人的笑声中凌乱。
可以看出,乞讨者的商业模式引申出来的核心就是两个字“迎合”,这种商业模式的根本是面对一个个具体的消费者,通过尽可能让多的人满足来取得经济收益。其实与时下的一些产业的商业模式不谋而合,比如被大家所诟病已久的国内电影产业,拍了一部又一部烂片,但是每一部都赚的盆钵满溢,是为什么呢?就是迎合了多数人。为什么现在这么强调IP?因为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中,达成共识已经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而IP是一个能让大家都去的共识的东西,所以在文化产业中IP越来越重要。所以,迎合多数人需求,尤其是当今大众的情绪需求是我们从乞丐身上能学到的东西。能从互联网的事件当中看出,大众的情绪需求正在慢慢的成为一种刚需,如果有一种通道,能够迎合或者宣泄或者转移大众情绪,那一定会成为一个热点。
我们总在说消费升级,升级到底应该怎么升?往哪升?我认为我们的社会经济形态正在从拾荒者为代表的商品经济转型为乞讨者为代表的情绪经济,将来的消费将是越来越感性的,谁能把握住人的情绪,谁就能取得先机。
送大家一句我刚看到的一句话: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P.S.事实证明我也许是一个优秀的“捡破烂”,而不是一个优秀的“臭要饭”。看来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