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已醒君知否?

我家楼前的海棠醒了,花开灿烂。

三棵海棠,枝叶浓郁,树梢高及三楼,我站在四楼窗口,看浅红的小花开在绿叶之上。脑海中冒出俗滥的比喻句:像眨眼的星星,浮在碧波上。

海棠,我已闻名几十年矣,公园里可见的品种有垂丝、西府、贴梗、木瓜,前二者最为常见。

海棠花娇小可爱,耸鼻缓缓嗅之,只有微微淡淡之清芬,而无花叶之馨香,猛然想起海棠有色无香之说。

喜欢张爱玲的读者都知道,这位民国才女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我疑心海棠花香极淡,袅袅若无,人类之鼻息不能胜之尔。

描写海棠之诗我知之不多,最熟悉的是苏东坡的《海棠》,诗云:“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苏学士怕夜深海棠睡去,便点烛陪伴,其痴爱深情,着实动人。

词中写海棠的,当属李清照的《如梦令》,词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销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最欣赏“绿肥红瘦”四字,语极精简且画面生动,谓之今古落花之最佳写照,料不为过。

有关海棠之趣事,除“海棠睡未足”外,流传甚广的发生在诗圣杜甫身上。话说杜甫写了几千首诗,唯独没有一个字涉及海棠,引得历代文人纷纷臆断猜测,莫衷一是。

王禹偁《古今诗话》里记载:“杜子美(甫)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这种说法合情又合理,因而得到多数人认同。但却遭到了李渔的反对,他在《闲情偶寄》里说:“然恐子美即善吟,亦不能物物咏到,一诗偶遗,即使后人议及父母,甚矣,才子之难为也!”历史之公案虽然没有了结,但无聊时嚼嚼舌根,也是一种消遣吧。

面对海棠之娇艳,思接千载,心生欣喜。最美人间四月天,海棠已醒君知否?

卿已醒,吾已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