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恶心穿搭”:是穿衣自由还是不合时宜?
节后返工,一个特殊的话题引发了热议“因恶心穿搭被单位领导谈话”,评论区不是批评投稿人过于随意、甚至有些凌乱的服装,而是纷纷晒出了自己的“恶心穿搭”,自我嘲讽之外还有一丝一本正经,不由得引发了思考——上班“恶心穿搭”,是穿衣自由还是不合时宜? 所谓“恶心穿搭”,其实是将一些不太好看的衣服作为上班的衣服,“以前,我会觉得这个衣服很丑,于是就不会穿它;而现在,即便觉得它丑,我也会选择留下来上班时穿。”上班的“恶心穿搭”也揭示了打工人对于上班形象的某种漠视和无奈,不止是穿搭,有的打工人简单的擦个脸刷个牙就出门,拎着外卖袋子装上充电器等必需品就上班,似乎在完成必要的工作任务以外,他们已经无力再为工作付出更多精力。
站在大城市快节奏工作和高压环境的年轻人角度,穿丑衣服旧衣服上班,既是对舒适的追求,也是对剥夺了个人自由和闲暇时光的工作的反抗;在部分行业和观念保守的地方,年轻人“精致羞耻”——在单位穿的精致反而会感觉局促、紧张和不安,也有些格格不入,有时甚至会被误解为“不在工作上花心思”,于是他们选择穿的低调、不起眼,久而久之也演变为“恶心穿搭”。
这样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环境的变化,由于生活压力和工作环境的限制,年轻人讲究个性,追求穿衣自由,更加注重个人生活空间的维护,无惧他人目光。但换个角度想,上班毕竟是严肃的场合,和外单位接触时个人也代表了单位的形象,穿着过于随意,其实已经超出了穿衣自由的限度,是不合时宜的,不免会令人怀疑业务能力和态度,“恶心穿搭”也会给领导眼中自己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认真对待自己的穿着,能够给自己一种不辜负时间的心理暗示,那么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也会积极起来,同行、同事也会更加认真的对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