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换个角度看世界吗?

终于,女儿高考结束了。当天晚上就在家里清理出了一大堆的学习资料,堆在一起将近有二米高。我问她,清了一堆东西之后的感觉如何,女儿说:整理之后,房间整齐多了,心里舒坦!

高考结束,整理的开始

女儿在整理东西这一点上,其实没有遗传到我的特点,我是特别喜欢整理东西的,或许是受父母是医生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清理物品,特别是喜欢干净整齐的那种感受,爽!

整理之后的感觉,爽!

我的整理有过三个阶段,一开始只是简单的收拾,把家里乱堆乱放的东西重新放回原位;第二阶段是看了《断舍离》和《令人砰然心动的整理术》,会对家里和办公室的物品进行分类,将长时间没用的淘汰,留下自己当下要用的;第三阶段是看过《人生整理术》之后,对整理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人生整理术》

整理人生有时就和收纳物品一样。

我们在给物品分类和贴标签时,必定会面对那些“扔了好可惜”的东西,甚至分不清什么东西只是“想要的”,什么才是“需要的东西”,只是惯性地依赖这些“破烂儿”留在原有的位置上,但实际上此时的你早就“想要收拾想得坐立不安了”。

如果你的人生到了这个阶段,恐怕你的周身早已负能量满满。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记得有一次,有位好友这样问我“我好纠结要不要再买一套房子。前段时间,我把所有银行账户的钱都集中起来了,想去九龙湖(南昌市区目前唯一不限购的区域)买一套房子,这样就可以跑赢通胀了。但我又不敢下决心,因为我现在的我只能买一套小户型的,我很想多存一点钱买大户型的,位置好一点的。可是我又担心买了之后房价会下跌,以后如果儿子在外地要买房,能不能卖出去呢?卖出手会不会亏呢?唉呀,我去了几次都没有下手,真纠结呀,我该怎么办呢,我就这样一直没办法做出决定。”

买还是不买,纠结~~

《人生整理术》中的第5章“为财富丢弃与整理”中给出了恰到好处的诠释。

很多人认为自己需要更多的收入才有资格进行投资。我认为,哪怕你只有200块钱,也可以进行投资。投资的关键在于行动,而不是不停地等待自己积累到“足够”的本钱。正如投资之神沃尔巴菲特所说:投资法则一是永远不要陪钱。投资法则二是永远记住第一条法则。

当我将这本书中第5章给到这位朋友看时,他居然神奇地信服了,没有再纠结,果然投资买了房。我问他为何有如此大的转变,他说是书上的木桶理论帮助他克服了投资中的恐惧。

投资木桶理论

想象自己有3个木桶,叠放在一起。最高处的桶是“日常开销”,也是你最容易拿到的一个;中间的是“安全投资”;最下方的桶是“高风险投资”。

你的任务是把这些桶自上而上地填满。顶端的桶应该储存足够3个月开销的钱。这应该是基本的储蓄,不可用来投资。

一旦1号木桶被装满,2号木桶的入口就会自然打开。注入2号木桶的财富,包括你之前注入1号木桶的储蓄,以及储蓄产生的利息。2号木桶的大小,应当可以储存6-12个月的工资。这部分资金可以采用安全性较高的投资方法来保存,如业绩优良的蓝筹股。

最后,当1、2号木桶成功填满之后,3号木桶才能开始工作。在这里你可以延伸2号木桶的投资计划,或者选择风险更高的投资项目。3号木桶是投资的主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实力会不断累积。最令人兴奋的是,终有一日,你的花销可以利用3号木桶完成。成功的投资者甚至可以依靠3号木桶的收益,就能够享受相当优越的生活。他们甚至不再需要工作。

他最后说,我知道投资可能存在风险,但最大的投资风险在于永远不行动,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

现在想来,这位朋友不正应用了财富整理术,克服人性中二大弱点~~贪婪与恐惧,才有机会走上财富自由之路吗?

人性的弱点:恐惧与贪婪

人生整理术,不止在生活习惯与理财,正如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她恨自己、恨世界,因为她看不到光明。她痛恨所有人,除了她的男朋友之外,因为男孩总会守在她身边。

女孩对男孩说:如果我能看得见,我一定会嫁给你

终于有一天,有人愿意捐献眼角膜给女孩了。女孩做了手术。几个星期后,拆下了绷带,她看到了整个世界,包括她身边的男孩。

男孩说:既然你现在能看见了,你愿意嫁给我吗?

女孩看着男孩,发现他是一个盲人。他紧闭着的双眼使她非常震惊。她从未想过要和一个盲人生活一辈子。她拒绝跟他结婚。

男孩带着一颗破碎的心离开了女孩。几天后,女孩收到一张字条,写着:

亲爱的,好好珍惜你的双眼,因为那曾经是我的双眼。

读完这个故事,你的反应会怎么样?

当然,我知道这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接下来,就轮到你来思考这个故事了。这对情侣本可以在多年前就采用某个方式解决他们的困境。你是否已经想到了这个办法呢?如果你想到了,那么恭喜你,

你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转换思维高手了。


丢弃与整理,就是人生思维的另一个角度

想到了吗?

换个角度看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通行原则,但由于劳动者本身难以就加班事实提供证据,所以一味要求劳动者承担该项举证责任就...
    田伟lawyer阅读 477评论 0 0
  • 明月湖畔柳枝长, 秋波流转润芳香。 鸳鸯戏水红轻浅, 昔年携手沐晨光。 而今北风卷枯草, 残花败叶伴夕阳。 (清风...
    清风明月冯耀杰阅读 426评论 2 4
  • 时而滂沱, 时而淅沥, 这一场秋雨 。 承载了太多夏的记忆, 涤荡了喧嚣, 带着凄清,向着轻盈的灵动 跌落了去。 ...
    独向阅读 266评论 0 1
  • 错过了天黑之前的约定,我最终没能见到你。 我记得黄昏时天色很好,窗外的草原染上了秋的颜色,少了肆意的葱绿,多了一份...
    三水林枫阅读 465评论 16 16
  • 《非暴力沟通》第八章,倾听的力量。整本书一直在强调的感受,需要,在这一章被提到了好多次,在整理关键词的时候...
    爱喝coffe的喵阅读 318评论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