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我,别人对我的印象通常是,安静内向,勤奋看书的学霸。
爷爷教导我,从小要好好努力,考上名牌大学。要努力要勤奋。
如果不是繁重的学习压力我不会近视。
当初是我要求转学出去读的,原以为努力就可以,可是太内向的人不习惯宿舍的生活。不会处理和别人的关系,心情烦躁,就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即使再勤奋,花费再多的时间,效率也为零,高考我失败了。
不是我学习能力不行,是我交际能力不行。
如果当初关门在家读死书,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出去读书也不会不习惯和陌生人相处。
就是从小不注意性格的培养,才会形成今天失败的局面。
我拼搏,我奋斗,我看书到深夜,我尽力了,我听父母的话了。有什么用呢?我还是失败了。如果不是早期过于用功,眼睛早早就近视,也不至于后期的学习受到影响。
父母什么也不懂,只会叫你努力学习。其实会学会玩不仅不会近视,也可以学得很好。他们什么也不懂,他们根本没有学习的经验,反而自以为是,只会把压力留给你。
现在的我除了当初勤奋学习收获的一些应试技巧使我在应试上有点优势,但过度重视应试带来的负面后果,近视的体质、内向的性格在我今后的生活中带来极大的不便。
家长只会想当然,只会把压力留给我,自己根本不懂得学习的规律,只会瞎指挥。
后来我证明了自己,边学边玩,轻轻松松考上本科。但由于之前收到影响,基础不是很牢固,不然可以考上更好的学校。
但我对于普通本科没有兴趣,大学玩了四年。家人为我考上大学高兴不已,但我无心上学,因为距离自己心中的目标太远。他们根本不清楚我的实力。
虽然我对应试研究了很久,对应试有自己的方法,但出了社会,只会应试,败的很惨。
如果不是应试压力太大我不会近视,性格也会学着开朗很多。如今我除了应试什么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