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晚20:00方晓梅老师举办了“如何培养快乐、自信的孩子”公益微课。以下为分享的笔记。
我本身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所有做父母的家长们,都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过的幸福喜悦。我们有了孩子就会憧憬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勾画了不同的培养方案……
如果你有“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想法,第一步就走错了。孩子只是经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来体验他与众不同的人生。
有的孩子就是爱学习,有的孩子就是不爱学习。当你想着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未来,就是在用你有限的意识把孩子无限的可能给框住了。
我们会不由自主的限制孩子不让他玩这个或那个不可以。我们在孩子长大过程中剥夺了孩子自由玩的权利。不让孩子吃雪糕不让他吃糖,孩子不会觉得是因为妈妈为了我好而不让我吃。孩子吃什么由你来定有你的信念系统来定。只要孩子吃完糖喝水或漱口就没有关系。
我们为了孩子好的一些想法其实是剥夺了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比如穿衣,让孩子穿外表看起来好看的衣服,而不愿意让孩子自己选择衣服。当孩子穿了漂亮的白衣服就怕弄脏不让孩子在地上玩,孩子就没有办法体验更多的快乐。
孩子不觉得吵架不好,他们是非常当下的,他们天生是没有恐惧的。大人就会告诉他们不能去黑的地方有坏人,不能跟陌生人说话等不能相信别人…孩子内在就充满了恐惧,他的能量就会消耗在防范世界的恐惧里!这对孩子影响是最大的!
之所以孩子不快乐,是因为我们内在有恐惧,把那些负面信念被动传递给了孩子。小孩子是最连接的,他没有办法开心喜悦很大程度是被妈妈的低能量笼罩了。
对孩子来说:你自己快乐,夫妻恩爱对孩子是最好的礼物。孩子不看你说什么,他能感受到你的开心和不开心。
有些父母为了孩子而勉强在一起勉强开心,却不知让孩子背负了更多包袱。让我们自己快乐起来,让我们的家庭氛围都是快乐的,孩子想不快乐都难。
允许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我们只需充满爱的陪伴和在他需要时给予支持。而不是给他恐惧,让他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守护、引导是最重要的!不要给他上枷锁要他成为怎样。当孩子要碰热水,我不直接告诉他不能碰,而是让他先慢慢触碰,演示正确接水方式,孩子自己体验了就知道了热水真的不能直接碰的道理。
当我们放手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与陌生人接触的机会,孩子自己就知道了怎么与别人交往,而不是在孩子心里种下一棵“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恐惧种子。
什么样的孩子才会自信?孩子的自信来自于安全感,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太多父母喜欢跟孩子讲条件,当孩子表现好了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孩子就会扭曲自己为了让父母高兴,老师高兴,大了会让同事高兴,就迷失了自己!
他想玩水不让,他想吃糖不让,就逐渐剥夺了孩子快乐的权利。当孩子觉得自己的想法不重要时就没法真正快乐!小时候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就只能听别人的话!
我们不自觉会说:看人家的孩子…怎样,孩子收到的就是:我不够好,当他做的好时,他获得的自信也是很脆弱的,只是为了向外在证明自己,不是骨子里的自信。
尝试孩子去买糖买玩具就放手让他自己选择,他感受到了自己能做喜欢的事就会逐渐拿回自己的力量。当接收到的都是妈妈无条件的爱,骨子里就会自动散发自信的光彩!
一、允许孩子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源头上尊重孩子,二、看到孩子的优点,不要求孩子十全十美。孩子需要的只是我们的认可,一定要尊重认可孩子,从小让他知道:他的存在,他的努力勇敢都是完美的。
认可孩子的优点,【不带情绪评判】的让孩子看到他的不足,存在就是完美的,给孩子注入一颗:“他是完美的”种子!尊重孩子所有的想法,让孩子知道无论孩子什么样他都会被接纳,他就是有力量有自信的。
爱能化解一切!当我们能全然的允许,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陪伴孩子渡过每一个喜悦的时光,孩子的自信就能蓬勃的绽放!
方晓梅
国际昆达利尼研究协会(KRI)认证教师
彼尚企业落地分享师
丰盛父母讲师
灵性觉醒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