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上海人特指上海原住民。
这是日记式的诉苦,这是小说版的戏谑。
我说我是上海人,但是郊区而不是市区。这就好比你在全国的一线城市,但不是上海和北京,因为压力会相对小,但不会太小。
如果我说我是上海人,大家第一反应通常是--哇,有钱,大佬,下次带我去东方明珠去外滩去田子坊去长风公园……但是很遗憾,上述地方只去过长风公园,是以前学校春游去的……
而刚刚大多数人的反应其实搞错对象了,标签应该指向大部分市区的上海人。
正如标题所说的,我是上海人,我旅游过两次。一次去了南京,一日游;一次去了宁波,一日游。加起来一共两天。而且就算是上海的著名景点我也基本都没去过,据说小时候去过上海动物园,但我本人是没印象了。并不是说在自己家境多么贫寒,旅游都没钱,但是我所在的家庭确实在思想观念上“曾经老一辈穷怕了,传递下来省一点是一点”讲求过度实用主义的倾向。但是思想观念并不影响我仍旧从较落后的郊区考入了上海的985高校。
这里我不是要说自己的艰辛奋斗史,而是要说非上海人往往忽视的郊区和市区间存在一种说不清楚的gap,从思想观念上,经济水平上,社会生活上的差异。
如果读者中有市区的,我估计他们没有天塌下来的大事,一辈子不会去郊区,荒凉之处去才有问题吧。
如果有读者是郊区的,他们向往的多半是市区,但是一辈子也买不起的房,没个几十万教不起的孩子,以及来自工作的生活的压力又让他们退却,即使如此,往中心跑的人也是大多数。
在一部分不明真相的非上海人看来,此二种有什么差别,都是上海人,都有钱有房。羡慕还来不及,就变成嫉妒。为了一喷为爽,地域歧视轮也跟着来。
上面的事其实就是最近的事,微博的上海高考改革录取成为众矢之的。
所谓“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大概是这种感觉。带着一种羡慕,外地朋友们恨自己不是上海人,没有高考的福利待遇。而上海人尤其是市区的志存高远:我要去北京,或者出国。说这些话的当然非泛泛之辈,没有资本的北漂不在这部分人的意思中,别人去北京是基于孩子足够优秀,家里积累了足够资本,去北京更好的发展下一代。这些显然不是大多数郊区人办得到的了。
从发展的层面讲,外地羡慕上海并为之努力,上海羡慕北京并为之努力,这是积极的、向上的,好事儿啊!
但是里面要抨击的是:不要把向往上海的感情演变成泄愤式的嫉妒。上海确实有优势,但不是高考降分录取的优势,上海的高考从一开始就是独立于全国的自主命题的。这里简单总结成两点:总分不一样,总分低于全国,共660分。改革后的考试形式不一样,语数英加六门中任选三门。
退一万步说,上海高校多于其他地区,但对于生源的要求却不低。
上海的高考竞争基本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了,超前学十分普遍。一方面上海市教委看到学生压力大就拼命减负,这些你们不用学了不用做了,但考试要有区分度会考啊,那就家长买单自费课外学。进小学更不容易,你要有每平好几万的学区房不说,你的孩子还要足够优秀,至少琴棋书画拿得出手,语言交流样样都会些。中考是第一次的战场,考不“到四大名校”和“八大金刚”基本就是和985,211说再见,没有进入市示范性重点高中那一本就摇摇欲坠了。回到高考录取问题上也一样,录取名额不会多,学生会多,最后还是分数和能力分高下,不存在所谓的专科分进大学的说法。
但不可否认,市区教育比郊区资源好太多。
最后,作为日常向的吐槽,作为经历上海高考改革的第一批小白鼠,进了大学后教育部说大学生压力太小,实在有苦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