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总感觉工作做不完,事情一件接一件,甚至下班后连陪女友的时间都被老板无情的剥夺了,内心十分痛苦无奈有没有?
今天给大家分享5个时间管理app,亲测对提高效率,利用碎片时间非常有效,我已经不做加班狗啦(其实我们公司是平均一个月才加一次班的,嘿嘿)
我在公众号后台说过,只有这一种情况加班才正常:临时增加的任务,或者交期突然提前的加班。
可实际上,下面这两种情况才是80%“加班狗”的通用情况:
a. 自己能力不够,无法在8小时内完成每日工作;
b. 工作任务分配过多,但是由于个人原因,没有跟上级反映过这个问题,所以只能自己一个人扛(话说我当年就深受此害)
这两种情况,都证明了加班是自身原因造成的。 而碎片时代的来临,微信微博欧洲杯战况618促销等等信息时刻振动着我们的手机,拨弄着我们原本该专注于工作的神经。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满足各种需求的手机APP让我们不堪其扰,那我们能不能利用APP,来一次漂亮的绝地反击呢? 答案当然是可以!看好了,我这就带你见招拆招:
1.高效TODO
看完《小强升职记》,印象最深的就是时间管理四象限。实际上,四象限的本质就是80/20原则,只不过对于工作来讲,除了提高竞争力的20%工作,其他80%的琐事、杂事也需要我们去做。这时候就非常有细分的必要了。
最大优点:轻重缓急一目了然
开车的人都知道,齿轮箱齿数越多越省油,而四象限时间管理法也是一样,相当于把工作任务细分,并在合适的时间各个击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分别放到“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以及“不重要不紧急”4个区域内。我们工作时能够有的放矢,将80%的精力用来解决最重要的事情。这里再告诉大家3个重点原则:
a. 永远先做第二象限的任务
b. 不是所有紧急的任务都要立即去做
c. 第四象限的任务尽量少做
缺点:暂时没有发现
2. 番茄钟
这是我在搜集GTD的时候发现的,(查番茄工作法起源,并插入。)随着一本3000工作法图书的出版,更多的白领认识到了这个软件的实用性。
优点:通过标签,清楚记录“时间都去哪了”
都说规则简单的游戏好玩,这个APP就很简单:25分钟为限制做一项任务,之后休息5分钟,有计时器提醒你时间,循环往复,让你能够集中精力做手头的工作。
下面是3个界面的手机截图,一般来讲,如果每天能完成8到10个番茄钟就算是高效人士了。
番茄钟像一个监视器,仿佛背后一双眼睛在盯着你,让你做到短时间内精神高度集中,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让大脑放弃对微博微信新消息的期待,在开始阶段确实让人难以忍受。但看看自己一天下来,在番茄钟内完成了那么多任务,内心逐渐加满的成就感,工作内容和工作技能的掌控感,要远比微信的消息让人心里踏实。
缺点:如果25分钟倒计时开始后,没忍住刷了5分钟朋友圈,则这段时间也包含在25钟内,对于自制力差的小伙伴,并不准确。
3. 手机自带日历
“我们往往追求太多的外在,却忽视的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这句飘着鸡汤味的话,放在手机里也合适。我们在应用商店下载时间管理APP时,经常会忽略掉,原本潜藏在手机里的自带日历,其实就能帮助我们完成很多工作。
优点:设置提醒非常方便
给领导交报告、后补发票、哪天有客户到访、学习班开课等“单点事件”,手机日历是不二选择。输入事件名称,随手设置事件,到点提醒,瞬间保存。记下来的事,只要到时间去做就可以了,清理大脑空间。而且和记录在笔记本上相比,手机随身携带,可以做到随时查看,十分方便。
缺点:仅适合记录独立事件
4. 奇妙清单
第四个app奇妙清单,主要是为了减少你1万个字符,记录你脑海中临时产生的想法,让你更集中精力于当前手头的事情。
优点:分类清单,一目了然
之所以叫Wonderlist,说明它更适合收集同类事件,正好和上面的日历互补。写作主题,书单,每日备忘等等都是我常用的。分门别类,也可以设置提醒,加群组共同管理,非常方便。(最后一张欧洲杯截图是为了劳逸结合哦)
缺点:语音搜索功能比较鸡肋
5. 语记
语记,语音记录的简称。国内最牛逼的语音转换公司科大讯飞出品,能够精确识别普通话(方言我没有测试,请小伙伴自行识别)。弥补奇妙清单的语音记录短板毫无压力。
最大特点:随时随地记录
办公室、餐厅、上班路上甚至卫生间,只要你手机在身上,随时可以记录。事件、灵感、看书时通过语记转化文字,都很便利。
最近我在写文章时,就在尝试把一个主题相关的素材写个大纲记在便签上,然后在上班路上走路的部分(早晚各半小时,浪费可惜)通过口述的方式,用语记APP转化成文字,完成70%内容后,再回家通过电脑进行整合。这篇文章就是第一篇这样“试水”的文章。
缺点:说的过快时,语音识别会有别字出现,整理文字时应觉得修改过来。
PS:奇妙清单&番茄钟都是可以升级高级账号的,其中番茄钟还可以提供15天的试用,而且价格可以自主决定给多少,难得的良心软件。
其实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把重要程度不同的事情,安插在不同的时间来做,大块时间啃硬骨头,碎片时间做整合,相信你们都能掌握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早日脱离加班的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