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有很多能力需要培养,有些是底层的基础技能,比如听说读写,在任何行业领域都需要。还些是上层的专业技能,属于特定领域的业务能力。此外,还有一些与职业高度相联,形成的隐形能力,比如机关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察言观色,咨询工作中,极度依赖的信息萃取等。
如果将我们职场能力比喻为一个木桶,我们应该持续做强基础能力,他是木桶的底板;磨炼做优业务能力,形成自己的长版;刻意练习做实职业支撑能力,不让它成为短板。
底层基础能力需时刻打磨。
读和听相对基础,说话与写作更为重要。一方面,人人都需要向领导汇报,与同事沟通,在现代高速运转的节奏下,每个人都应该训练自己简洁说话,提炼能力。能短不要长,冗长的沟通将减少对方信息摄入量,且削弱对话有效性。根据一个老前辈的经验,且自己正实践的进展看,一个行之有效的练习方式是:与自己虚拟沟通,独立练习3-5分钟。连贯的、有层次的,金字塔式的展开论点。而且时间一到立马停止。
另一方面,写作不仅仅是写咨询报告,工作日志记录,会议纪要,沟通备忘录等,都是写作的一部分,而一个简短、要点突出、层次分明的备忘录最能体现一个人基础能力。一位在美的CEO说,他由于时差问题,经常需要异步和国内小朋友沟通工作。从沟通的过程备忘录中,他一眼能看出,不同人基础素养能力的差异。因为一个简单的备忘录它包括了是否理解要义,能否准确把握要点,同时文以载道准确描述。 训练的方式,就是多练习工作日志,把一天的重要节点和关键任务均有效记录。这既锻炼写作也为工作回溯提供线索。
业务能力,要注重实战,平战结合。
领域相关的能力,因行业、个人而不同。这部分既包括书本知识,显性知识,也包括在实际场景下的应用能力,而后者更为重要。如果你是一个外科医生,就要在医学知识和手术动刀方面培育能力。如果你是一个网站运营人员,就要提升对数据的敏感以及精通各类运营技巧。这部分能力,一定不是静态环境下的学习,而要在实战中边摸索,边学习,专业技能是你的独特优势所在,一定要把它培育的又长又专!一个训练方式是,在处理行业内问题时,要像外行一样思考,跳出行业的局限和固有知识束缚,创新性考虑问题,同时,像专家一样实践,注重细节和实践模式,处处模仿专家,专业化、理性化开展工作。这也是日本科学家金出武雄提出的一个可放之四海皆有用的理念。
要从专业技能中剥离职业支撑能力,刻意练习,打破天赋不够的假设。
前两个能力很容易理解,最后一个能力往往基于隐形知识,有些人似乎天生就能干好某行业的工作,容易与陌生人沟通,拉近距离的人更适合销售;容易从数字中发觉规律,从繁杂现象中形成具有内在关联逻辑的人,更适合做咨询研究。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其实,这些职业能力背后,冥冥中暗藏着一种职业相关能力,它可以来自天赋,也完全可以通过后天训练。一位制造业高管古尔浪归,在回顾他如何一步步从基层工作,做到一厂之主时,谈到他初入工厂,对数字完全没有感觉,很多销售数据、经营数据出错后,甚至出现一些常识错误时他都无法发现,几乎难以胜任基本工作。虽然之前数学成绩不好,读书也不多,但他顽强地开始用蛮力记忆,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刻意练习,通过数据多方比对,连续训练三个月后,最终任何一个错误数据甚至基本瑕疵,都逃不脱他的法眼。进而收到上司赏识而得以晋升。
这位“数据盲”从一个不能胜任岗位的小卒通过刻意练习成为了“数据通”的例子,很好说明了职业高度相关能力,看似虚无缥缈,但我们绝不能听之任之,将做不好,归结于缺乏天赋或悟性不够,要从专业能力中剥离出支撑能力,刻意练习,不断打磨,不让他成为职场技能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