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8拆书帮10周年活动记

2023年4月,前往长沙参加10周年庆典活动。始于去年开始的活动,到今年终于成行。好事多磨。去年就买下的早鸟票,期盼故地重游。因为疫情取消,又因为工作几经周折才补上一张团购票下定决心。为了不惊动请假太多,周五下班上车,一早下车直奔会场。周日返程,周一上班。紧凑高效。

好在一切都值得。

下了火车,看到晨曦下逐渐鲜艳的长沙站。十多年光景,依然是那笔苍劲的书法。忘了是谁告诉我“长沙”那两个字是毛主席写的,没有求证过,就当是吧。故地重游,终得偿。




披头散发的来到酒店。感谢酒店周到的安排房间提前打扫,让我得空简单梳洗,不至于蓬头垢面的来到会场。来不及准备分舵旗袍开场秀,羽绒服空降的我异常突兀,感谢青苗的贴心支援,一把剔透的湘绣绢扇,让我匆忙的行程不至于太潦草。




身在我舵遍地十年会龄的成员,我一直以为我算一个拆书帮新人。填写标签时,环顾左右各地半年入会的新人,才知道我也是算个三年多的老人,窃喜了一阵。

欢喜的开场,只记得喧闹的音响,还有舵主及时到场的茶颜悦色。我舵的优厚福利,代替主办方兑现了人手一杯茶颜悦色的承诺。实名点赞我舵舵主叶振大大。




压轴的嘉宾果然值得等待。尽管延迟了半小时多。梁俊老师的唱古诗,他的吉他和歌声伴随他的支教故事,像溪流潺潺一样流淌进人心。梁老师温柔的歌声,最后竟然回到了<观书有感>,点题升华。他真是良苦用心,用书的主题与活动合二为一。音乐是有记忆的。我在返程的路上还在回味这一段低吟浅唱。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下午的活动中,我看到生命长河中点点烛光。也见识了拆书帮那么多卧虎藏龙的前辈。原本我以为拆书帮是一群培训师或是咨询师集合的人群。当我在人群中认识了一位三个月就过完三级的大厂高管,研究结构营养学的女博士后,军工单位的科研骨干,创业起起伏伏终得一片天的学者后……才发现我的结论草率了。因为书而结缘的我们怎会只有一种可能性?大家因为这个简单实用的方法论走到了一起,用它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者找到更多应用放大的场景,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实在是难能可贵的缘分。

拾光博物馆,主办方的精心布置。展出看到从《这样读书就够了》开始,一颗种子种下发芽的历程。几乎遍布整个中国地图的组织,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个个人个体自发形成的自组织。感念师恩的看板非常有意义。那些遍布全国各地的组织链接,最密切不过师徒教导关系。几乎等同于用爱发电的师父们支起这个庞大组织的承重墙。

在此,再一次深深感谢我的师父海鹰老师三年多来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主办方的周到安排。多年前从湘江大桥路过,仅能遥望毛主席雕像的遗憾,看到了多年前的橘子洲头的滩涂变成绿林花园,也圆了多年未遂的岳麓之行。重走了多年前火宫殿坡子街,依旧的人山人海。“火宫殿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主席题词还熠熠生辉。主席背书代言了半个世纪,变成网红也不是没有道理啊。




现在的我出门旅行的机会非常稀缺。要么一个人出门匆匆忙忙,快去快回。另一个选项就是拖家带口带上老公小孩全职全陪导游。倒不想抱怨,人每个阶段的功课不同。拆书帮为了开了一扇门,我愿意走进这扇门去认识书里的世界,和因书结缘的这群有趣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