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不用这么紧张的

唉,简浅简哥哥又开始发“25岁”文章了。

《25岁后的人,在爱情里都容易虚情假意》,《25岁我与自己相处的25个原则》,《你25岁不拼命努力,35岁一定会一贫如洗》,《25岁前你必须要做完的7件事》。

一篇一篇文章看的我有点心惊胆战,虽然自己还没到25岁,可是这25岁,真就是这么大一个分水岭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想在后台和25岁的简哥哥说,没有必要给自己这么大压力,让自己这么累吧?25岁啊,年轻的很呐。

可是又想了想,似乎也没这个必要。

Karete今年也是25岁,每天除了工作创业还有自己找的兼职,每天半夜坐着末班车回家。我问他要这么辛苦的吗?他笑着说,为了生计啊。

唉,歌词里唱的真是不错,“都说钱是王八蛋,可长得真好看。”

Karete反问我,要是有人过来告诉我,叫我不要熬夜,我会听么?反正他是不会听的,我为了赚钱才忙,我不熬夜,难道有人来给我发工资?

我想了想,嗯,虽然我还不赚钱,但是估计我也不会听的。

谁不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可是这道理就像多喝热水一样没用。我还要熬夜码字呢,要不然怎么对得起树洞的这些小宝贝。

Karete用了一个形容词,他说“我们这种个性突兀的人”。突兀,这个词真是有意思的很了。如今的我们,怕是都在“个性突兀”了。这样没什么不好。

嗯其实我想说我很喜欢这个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又想起前一阵,一位网友讲述了自己摄影师朋友的经历,“一个中年谢顶的摄影师朋友,年轻时候玩过摇滚。前段时间他去给黑豹拍照,回来甚是感慨:‘不可想象啊!不可想象啊!当年铁汉一般的男人,如今端着保温杯向我走来。’”

于是一个保温杯,引发了一场所谓的“中年危机”。

如今啊,人们对于“颓废”怕是矫正过度了。动不动就引发一场“青年危机”,“中年危机”,“老年危机”。

25岁的人,觉得再不拼青春就要挥霍一空了;35岁的人,觉得事业再没什么重大起色一生就要碌碌无为了;45岁的人觉得再等不到升职剩下的时间怕是就只能在等退休了。

15岁的孩子还不懂事呢,每天学习,也只会学习。

回想起来中,我15岁的时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一次去理发店。帮我剪头发的姐姐问我,你今年多大啦?我说15。姐姐说,才15岁,这么小,真好。

可能只有离开15岁了,才会觉得,15岁啊,真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又到了新学期,又来了一波学弟学妹,莫名伤感自己好像又老了一岁。

在网上加了几个学妹。想想当初刚上大学的自己,是不是也像他们现在这样。

有一个直系的学妹兼老乡,问我咱们专业是学什么的,宿舍是几人寝,室友会不会不好相处,电脑要买什么型号,几月份开始是秋天,去食堂要不要带饭盒。

我说妹子,要不要这么萌,你是不是有点太紧张了?

其实我觉得,大学生活真的很好。这是和从前的九年义务教育,以及三年高中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约束而又自由,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也是我们从曾经的生活中,真正长大的开始。

这么美好的东西,不用紧张了,尽情享受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生活里那里来的那么多危机。只是我们总是生怕。

生怕自己被落下,生怕自己被比了下去,生怕别人说自己不努力,生怕生活中有了懈怠。抑郁症都快变成了普遍疾病,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感受到焦虑。

其实啊,我们不用这么紧张的。

我们不需要生怕,生活啊还是挺好的,而我们,也都挺好的。

我们的紧张,不该是因为一个所谓的年纪的界限,也不应是青春是否渐渐消逝。因为时间的流逝是一种必然,我们不过在借用,宇宙的永恒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

我们要紧张的,是我们是否在这借用来的一段时间里,将生命活成了自己应有的样子。

我们是否知道,我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子讲究一种境界,叫“无为而治”,不过现在的我们怕是少有人去读老庄,读《道德经》了。

时代转的太快,我们想要的,与被想要的都开始越来越多。我们也开始逐渐变得紧张急促起来。

可是啊,这世界上有着各式各样的人,各式各样的生活,我们不必为这些而紧张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生来就不一样,生而不同。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祝我们终于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时区,也终于不再那么紧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