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年,陈子龙看着16岁的柳如说道,“我家人不同意我们在一起,我也没心思给你一个家,重新找一个吧”!
柳如是灿烂一笑,“放心,我会的”!
这一年,柳如是是再受情伤,拜别了她心中所爱陈子龙。
此次与之前的初恋不同,初恋是误入宋辕文的甜言蜜语,而这次对陈子龙是心也真,情也真。
虽然还是分手,但是他们不在乎。
刻骨的情爱虽然难以割舍,让人痛彻心扉,但他们彼此对这份情都充满了坦然,无比洒脱,心中无悔。
没有那种负心断情的相互怨恨,有的只是在茫茫人海中失去所爱的不舍,江湖路远,带着彼此的牵挂,说一声珍重,从此,天各一方,各生欢喜。
她们的分离,不怪任何人,只怪只怪这个可恶的时代。
……
相比于陈圆圆不由自主的随着战争漂流,柳如是身为才女,有她自己的广阔天地,更加自由自在;
相比于董小宛劳碌至死,始终活在想象的爱情中,柳如是多了一份洒脱不羁。
她有着其她女子没有的刚烈和主见,也有着其他女子没有的格局和见识,她的家国情怀是刻在骨子里的,巾帼不让须眉。
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当之无愧。
——
卖入青楼,当小妾
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柳如是出生,后被辗转贩卖,幼年不幸,身世不清。
明崇祯元年(1628年),柳如是出现在了盛泽的江南名妓徐佛的庭院中。
此时的柳如是已经9岁,虽然饱受饥饿风霜的摧残,但也掩饰不住她精致玲珑的脸庞,和那似乎会说话的眼眸。
徐佛不禁心生怜爱,问道,“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为何会出现在这儿”?
柳如是虽然略显自卑,却并不胆小,翠生生的答道,“我叫杨爱,是江苏吴江人,自幼家贫,父亲早早去世,母亲带了我投奔亲戚,路上遇到了坏人,被人拐卖,已经好多年了”。
徐佛听闻,瞬间想起了自己的悲惨遭遇,这女娃竟然和自己一样身世坎坷?心疼的对柳如是说道,“你以后就跟着我吧,虽然不能让你大富大贵,但也不再飘零,往后给你找一户好人家”。
柳如是满是懵懂,只知道这个大姐姐的笑容很温暖,也跟着笑了,“嗯”。
人贩子见状,趁机抬高价位,徐佛也没推辞,给了钱财打发他们走了。
在徐佛看来,一个婢女虽然不值太多钱,但是柳如是的命运被自己改写,也算是对自己当初无法改变的命运一种救赎吧!
从此,柳如是跟在了徐佛的身边,徐佛为她起了一个艺名:柳影。
亲自教她琴棋书画,柳影自小就有学识,又经常遇见来找徐佛的风流才子们,经常和他们交流,柳影的学识在这里得到了质的飞跃。
几年里,她先后用过朝云、杨爱、云娟等名,已经算是一代小有成就的文学作家,和那些只会一些情爱诗词的小姑娘不同。
她的诗擅近体七言,分题步韵,作书得虞世南、诸遂良笔法,自成一家。
就这样一呆就是好几年,身在青楼,整日见惯了太多酒色熏心的男男女女,柳影已经不会太吃惊了。
可是随着她慢慢长大,出落的倾国倾城,这为她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虽然她是徐佛买回来的婢女,卖身契也在徐佛身上,可是徐佛身为青楼女子,她自己尚且身不由己,在那个权势压人的时代,又怎么能护住柳影这个小女子呢?
面对老鸨有意无意的暗示,徐佛不敢明着拒绝,只能虚与委蛇。
可是心里却很着急,柳影虽是她的婢女,可是多年相处下来,一天天的看着柳影成长,才貌俱全,她早就将柳影当成了妹妹,又怎么能够把她推入火坑呢?
相比于自己的泥足深陷,柳影的人生逆转,是徐佛心里的一个梦。
她迫切的想要柳影走出这个火坑,替自己去感受一下外面的生活。
正在徐佛左右为难自己,出现了一个人,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1632年,相国周道登来院中买婢女,徐佛毫不犹豫的就将柳影卖给了他。
周道登虽然年老,可是跟着他从良,总比当一个娼门婢女毁了一生要好的多。
到周家后,周道登就把柳影安排到老母亲身边终日伺候。柳影长得漂亮,温柔乖巧,又有才华,老太太很满意,总是止不住的夸柳影。
久而久之,纵是老态龙钟早已不感男女情事的周道登,也被柳影的才貌吸引,纳为小妾,给她改字“影怜”。
两人平日相处也算温馨,周道登经常把影怜抱在腿上教她诗词歌赋。然而好景不长,这样的日子持续不到一年,周道登就因病去世了。
周道登的妻妾们因为影怜的到来,受尽了冷落,要不是周道登之前一直护着,影怜又如何斗得过这些人?
周道登一死,影怜在周家再也没有了容身之地,直接被身无分文的赶了出来。
流落街头的影怜本不想向命运低头,奋力挣扎着生活,却被那些有心之人逼的走投无路,一个弱女子,完全被残酷的现实碾入尘埃。
然而,影怜是一个有大魄力的人,你们不是瞧不起我吗?那我就让你们看看,何为破而后立,绝处逢生。
想通一切的影怜再也无所顾忌,二度进入青楼谋生,甚至高调的打出了“相府下堂妾”的招牌。一时间,影怜名声大噪。
事实证明,品行高洁的人不论身处何地,都能严于律己,而不是自暴自弃。
饱经生活摧残的影怜,并没有自甘堕落。相反,她虽然以青楼女子的身份处世,来往的,却都是一些文学名儒大家。
甚至不惜为此,花费积攒已久的钱财,购买了小船设置花坊,邀请才子们徜徉于青山绿水间。讨论的并没有多少诗词歌赋,更多的是对当时国家局势的担忧。
柳如是虽是女子,但她平日出入于众人间,总是一副俊俏小声的男装打扮,谈论到局势严峻之时,立志为国的心志在眉宇间展露无遗,巾帼豪气不输男儿。
别的女子或许总为男女情爱整日牵扯挂肚,只有柳如是,虽为青楼女子,却忧国忧民。
她把南宋女将梁红玉当做楷模,每当看到她擂鼓战金山,和丈夫韩世忠精忠报国的桥段时,柳如是总是热血沸腾,击鼓而起,感受巾帼女将一生为国的情怀。
得遇宋辕文,情窦初开
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的初春,影怜与宋徽璧、陈子龙等人泛舟松江府白龙潭。
席上影怜虽美艳动人,但是更加吸引众人的却是她激昂的话语,柔美的身影配上这格局远大的男儿豪气,充满着雌雄莫辨又神圣不可亵渎的气息,这样的女子有谁不爱?
毫无意外的,这一幕深深吸引了世家子弟、少年才俊宋辕文。
此人风流倜傥,潇洒不羁,一双多情的桃花眼,总会让小姑娘泥足深陷。
柳如是虽早已曾为人妇,可她哪里体会过爱情的滋味?
情窦初开的她不过是个爱情小白,面对宋辕文这样的情场高手,一番眉目传情,加上英俊的外表,柳如是怦然心动。
他们二人再次的相约,是那么的水到渠成,面对倾国倾城的柳如是的约会,宋辕文急切不已,早早赴约。
岸边柳下,望穿眼眸,盼等佳人架着偏舟而来的身影。
还未起床梳洗的柳如是听闻下人所报,得知那宋辕文早已等在岸边,心中窃喜,也有些感动。
正是对男女之情无限向往的妙龄之时,纵然是举止得体的柳如是,也多了一丝女儿家的娇俏和娇气,想要感受一下被钟意之人在意的幸福感觉,令人传话,“宋郎君先不要登舟,果有情意,就跳人水中游过来。”
宋辕文早就等的急不可耐,他是想抱得美人归,听见佳人说话,宛如天籁,兴奋不已,他想也不想,纵身人水,直向影怜的船只游去。
宋辕文的辛苦也终于得到了回报。
……
当时春寒料峭,影怜万万料不到宋辕文真情不畏水冷,感动不已,以身相许的心思就这样定了下来。周边五光十色,一切静好,一叶扁舟成了美丽的画卷。
宋辕文如愿了,柳如是令篙师将水中宋郎捞上船,送人她的香闺,两人情投意合,共赴巫山。
然而,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始乱终弃之事屡见不鲜,宋辕文因为美色而迎合讨好柳如是,得到之后,自然没有了曾经的百般顺从。
可惜的是柳如是不懂得这一点,是宋辕文给她的人生上了一课。
宋家是名门望族,家世清白,宋辕文翩翩公子声名广播,前途无限,家族怎会允许他一个少年狎妓,迷恋青楼女子?
果不其然,风言碎语传至宋母耳中,顿时勃然大怒。
看着儿子整日与青楼舞姬在船上出双入对,终究是怒火难息,遂买通郡守方贡岳,以驱逐流伎之名赶影怜的船只出境。
看着限期离去的公文书,柳如是面红耳赤,私人情爱之事,被人公事公办的拿到面上来说,还有比这更难堪的事情吗?
但柳如是并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她有自己的主见,别人的闲言碎语她不在乎,只要心中的情郎意志坚定,她就有力量面对一切。
可是柳如是注定要失望了,宋辕文对不住她的寄托。
她在案上摆一张古琴,旁边置一口倭刀,宋辕文到来时,柳如直勾勾看着他问道,“你说此事咱们该如何处置”?
柳如是本是象征性的问一下走个过程,在她心里这个答案实不用问的,她相信宋辕文不会负她。
可是没想到,往日清风朗月似乎什么都难不倒他的少年,此刻却犹豫了,眼神躲闪,皱眉半晌才开口道,“你还是躲避一下吧,等风声过后再回来”!
柳如是心内失望至极,所谓的躲避,不就是抛弃吗?如今的世道,一旦分离,想要相遇,机会渺茫。
可他还是这样说了!呵呵,也许这就是典型的有眼无珠吧!
没想到宋辕文平时看着一副顶天立地的样子,遇事却是一副软骨头。
柳如是暗自懊悔自己识人不明,竟然被外表所欺骗。她很想继续欺骗自己一下,可是心里的另一个声音却再告诉她:你只不过是他寻花问柳一夜夫妻的过客而已,是你自己当真了。
尽管事实真的如此,柳如是还是不愿相信,她抱着最后一丝侥幸和决绝,怒目而视的问道:“他人言语我本不在乎,但你怎能如此?”。
说完等了一会儿,却只见宋辕文仍旧低头不语。
柳如从此死心,一怒之下,拿起倭刀朝着桌子砍了下去,怒道,“从今往后,我与君绝交于此”。
但凡有点儿愧疚有点儿担当的男子,纵然不改初心,也应该有所歉意的道个歉,可是那宋辕文却胆小如鼠,眼见柳如是手中倭刀寒光闪闪,竟然逃之夭夭!
看到这一幕,柳如是没有愤怒,有的只是自嘲,自己自诩聪明,怎么就被这种花瓶公子骗得团团转呢?
难道世间年轻男子都这么不负责任的吗?是因为有家里的束缚?那是不是年长的人就没有这个烦恼呢?柳如是不禁自问。
她的这段人生爱情懵懂期的爱恋,让她遍体鳞伤。正如诗中所云:
——《拟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浩歌发渌水,媚风激青帏。宿昔承眄睐,志意共绮靡。
岂期有离别,送君春水湄。芳素长自守,远迈竟何之?
桐花最哀怨,碧柰空参差。思君漳台北,台流吹易长。
灿烂云中锦,上著双鸳鸯。黄鹄飞已去,鲤鱼何时将?
这是柳如是期盼的爱情,也是她对那个呵护自己一生的人所有的向往。
不需要他多么英俊,也不需要他多么有才华,你懂我,我懂你,你给我依靠,我给你家!不离不弃,就已经足够。
可是此时的柳如是一无所有,人性的无情和残酷,再次把她打入低谷,接二连三的重创,很容易让人一蹶不振,误入歧途。
幸运的是,陈子龙的到来,让柳如是重获新生。
——
再见陈子龙,心心相印,成为信仰
陈子龙,明代诗文家、词人,抗清义士,也是宋辕文的好朋友。
在这之前,她们在朋友聚会时,曾经见过多次,当时柳如是的一颗心扑在宋辕文身上,并没有对陈子龙太过在意。
可如今,情郎弃她而去,这个让她不怎么关注的男人,却带来了满眼的关切与慰藉。
甚至通过关系为她解围,取消了限期离开的命令,这让柳如是的内心,难得的感受到了安全感,不自觉地使她依恋渐深。
一段时间的相处之下,柳如是发现,自己曾经被宋辕文的花言巧语迷惑,却是忽略了这个各方面不输于宋辕文的陈子龙。
他风流倜傥,重情重义,远不是只知道流连花从的浪荡公子宋辕文能比的。
如果当初陈子龙也能像宋辕文那样善于言谈,而不是沉默寡言的话,或许他们两人早已比翼双飞吧?柳如是不禁这样想道。
后来,柳如是病了,陈子龙一心一意的照顾她,熬制汤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柳如是彻底沦陷了。
如果说之前,对于宋辕文,是情窦初开的小姑娘对外表的意乱情迷,那么对于陈子龙,就是发自内心的不可自拔,泥足深陷。
二人在小船上多日的耳鬓厮磨,深入交流,让柳如是对陈子龙从精神上迷恋不已。
而陈子龙对于柳如是的遭遇,也是深感同情,回家后难以入眠,心思百转之际,赋诗一首:
一夜凄风到绮疏,孤灯滟滟帐还虚。
冷蛩啼雨停声后,寒蕊浮香见影初。
有药未能仙弄玉,无情何得病相加。
人间愁绪知多少,偏入秋来遣示余。
两处伤心一种怜,满城风雨妨婵娟。
已惊妖梦疑鹦鹉,莫遣离魂近杜鹃。
琥珀佩寒秋楚楚,芙蓉枕泪玉田田。
无愁情尽陈王赋,曾到西陵泣翠钿。
看到这首诗,发现陈子龙竟然把她比作洛神,她才恍然大悟。
原来那个曾经面含笑容看着她与宋辕文出双入对的男子,竟然对她情深至此!那么当时,他的心里又是何种滋味?
柳如是不禁为陈子龙有些心疼!
……
第二年,柳如是来嘉定旅游,她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近距离感受那个已经让她魂牵梦绕的男儿,陈子龙。
她的心意再明确不过,然而古人不像现代人大胆奔放,总是那么的含蓄委婉,作诗《男洛神赋》一首献与陈子龙,二人情意相通,已无需遮掩。
陈子龙为被柳如是赋文辞华丽所炫,这篇赋六朝风气极浓,用典颇多,陈子龙边看边吟,喜痒难搔,为报佳人之美,专为影怜撰写《采莲赋》,更富六朝风气,两人一唱一和,一来一往,纸上传情,书中论世,少了一些情感上的耳鬓厮磨,多了一些精神上的互通相投。
直到那个冬天,柳如是的情意再也压抑不住,她义无反顾的踏着风雪,俯冲进她那短暂而炫美的爱情之中。
她主动勇敢地从盛泽至松江,行至陈子龙的门外,拜访的名帖上以“女弟”自称,王国维曾就此赋诗赞道:
“幅巾道服欹权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
她不愿以色事人,只以自己的才华博得名流的尊重,果真是一个身处风尘却才华出众、有着独立人格的女子。
影怜爱陈子龙英雄气概,陈子龙喜影怜机敏多智,颇有魏晋林下之风。两人同居于陈子龙朋友寓馆南楼,谈诗赋词,共游春光。影怜有诗作《西河柳花》云:
艳阳枝下踏珠斜,别按新声杨柳花。
总有明妆谁得伴,凭多红粉不须夸。
江都细雨应难湿,南国香风好是赊。
不道相逢有离恨,春光何用向人遮。
陈子龙得佳人相伴,日日相对美人,也为她赋诗《樱桃》:
美人晓帐开红霞,山楼阁道春风斜。
绿水初摇杨柳叶,石屏时拂樱桃花。
淡滟笼烟寒白日,柔条丛萼相交加。
有时吹入玉窗里,春梦方长人不起。
二人如此心心相印,却不敢提白首之约,因为这场爱恋注定只是昙花一现,时代的枷锁,命运的枷锁牢牢地限制了他们,注定他们只能成为彼此的过客。
陈子龙家世清白而且已经有了妻子,柳如是却是烟花女子,注定是一场没有结果的凄美之恋。
没多久,陈子龙正妻张孺人就挟陈氏祖母高安人、继母唐宜人之命,亲到南园,迫使影怜与陈子龙分离。
……
这一切似乎在两人的预料之中,并没有过多悲伤。他们二人之间虽然情深义重,但更多的其实是精神上的共鸣。
对于陈子龙而言,柳如是是一个懂他志向的好女人;
对于柳如是而言,陈子龙就像是一种信仰,是对她三观的认可和理解,陈子龙虽好,却不是她真正的追求。
在他们眼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沟通满足,并没有多少男女情欲。
在当时,正是明末乱世,陈子龙一心保家卫国,也没有多少心思放在男女之事上,对此,柳如是也没有多少伤痛。
信仰固然重要,可是对于柳如是而言,她更喜欢有一个爱她的男人和她一起过安稳幸福而又平淡的生活。
陈子龙只能是她放在精神上作为信仰思念的过客。朴实无华的生活才是她的最爱。
所以,对陈子龙这位英雄人物,哪怕再有不舍,也只能放他远行。她们都有自己真正在意的东西。
时间一晃,几年匆匆而过,对陈子龙的情伤已经基本上好转,但是那种淡淡得思念却总是萦绕在心头,心中不甚烦扰。
乘舟出游,看见两岸青山柳枝相互映衬,美不胜收,不禁想起辛弃疾的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便改姓柳,名隐,后又改名是,字如是。
很久之后,她见佛语“如是我闻”,更觉自己所改名字有宿命之感,思念无处不在,如是惟有于字词中空发悲音:
——《南乡子·落花》
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
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
爱情走远了,可她却并没有倒下,她应该感谢陈子龙,给她一段完美的精神爱恋和温暖,以及那一世的思念:
——《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腰瘦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几年之后,这相思之痛仍那般明朗,这首相思陈子龙之词,几乎成了她诗词集压卷之作。
据史料载:陈寅恪先生对这首词非常欣赏,认为是“词意之新,情感之挚”,并且由此产生强烈共鸣,引柳如是为知己,写出八十余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
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柳如是的忘年好友汪然明为柳如是刊刻《戊寅草》,陈子龙还为柳如是写序,同年写下七古诗《长相思》。
汪然明翻阅《戊寅草》,读到柳如是这首《金明池》,常深深作叹,好一对天生的神仙眷侣,一阵无情风,劳燕两分飞。
是啊,秦准水香,佳人多慕,柳如是艳名更胜往昔,多少名门世子都想抱得美人归,可曾经沧海难为水,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成了她的心灵寄托。
——
相逢钱谦益,柳如是得偿所愿,相濡以沫走一生
崇祯十一年,到了初冬,如是客居杭州,消遣心怀,常与好姐妹杭州名伎草衣道人往来。
那个微凉的上午,那片如处子的西湖之上,那只小小的画舫中,相遇了57岁的东林领袖、文坛泰斗、“江左三大家”之一钱谦益。
只消一眼,如是便知,这年长她36岁的伟岸男子,儒雅温和,有一颗怜香惜玉之心,如长者般宠爱着她。
更让如是惊喜的是,他口中竞轻轻吟出了她那清丽别致的诗作:
垂杨小宛绣帘东,莺花残枝蝶趁风;
最是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虽然此时的钱谦益,刚从礼部侍郎之位上被免官回乡,心境黯淡悲凉,但一见心仪已久的名伎柳如是,竞浑然忘却身心烦恼,一时兴起,竟一口气吟了十六首绝句,以表示对伊人的倾慕之情。
虽然一个红颜有意,一个白发有情,但匆匆一面,未及细述,钱谦益又踏上归乡之路,赶往常熟。
而柳如是几经情伤,早已不会那么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她也有了她的自卑,面对美好生活的自卑。
两人因为这样的相互自卑,差点儿错过一生。
还是汪然明,这位和蔼的长辈明白了柳如是的心思,鼓励她大胆的去追求心中所爱。
踌躇许久,柳如是终于放下心中的顾虑,勇敢的踏出了这一步。驾着一叶扁舟,再次驶向她心之所系的常熟。
……
匆匆一别之后,钱谦益回到了老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雪白的头发,黝黑的面容,臃肿的体态,一种从未有过的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他眼前幻化出柳如是的影子,她是那样的青春亮丽,妩媚娇柔,就如一朵枝头盛放的桃花,三月枝头的桃花都不及她的清灵雅致。
这样一个姣如清月,妍如桃花的女子,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竟如此牵动着他的心怀,他忽然间明白了自己的失落与怅惘。
这样的一个姣好的女子,又岂是他'这种行将就木的老头子能配得上的?
就在钱谦益暗自感伤的时候,家人来报,有客到访,钱谦益感到好奇,家里门庭冷清,已好久不见有客上门了。
他欣然迎上,半野堂前,只见一人头戴幅巾,身着男装,穿着弓鞋,神情洒落,有林下之风。
而这年轻俊俏的儒生正对着他灿然嫣笑,灿烂而又温柔,那眉眼,不是他日思夜想的柳如是还能是谁?这一刻,钱谦益如在梦中。
待佳人人室,畅言把酒,相见恨晚,遂留连相伴。柳如是来了兴致,挥笔写就七律一首:
《庚辰仲冬访牧斋于半野堂奉赠长句》
声名真似汉扶风,妙理玄规更不同。
一室茶香开澹黯,千行墨妙破冥漆。
竺西瓶拂因缘在,江左风流物论雄。
今日沾沾诚御李,东山葱岭莫辞从。
如是以东汉扶风茂陵人马融喻钱谦益,钱谦益一览之下自然喜出望外,年近耳顺,竟遇红颜知己夸赞,这一夸又自然不同。
钱谦益早已闻知如是择婿颇高,想他知识渊博,如今又得美人亲访,不妨大胆一试芳心,也题了一首诗:
《次韵奉答》
文君放诞想流风,脸际眉间讶许同。
枉自梦刀思燕婉,还将抟士问鸿蒙。
沾花丈室何曾染,折柳章台也自雄。
但似王昌消息好,履箱擎了便相从。
钱谦益用汉朝跟司马相如私奔的文君比喻柳如是,聪明如柳如是岂有不明之理。她敬钱谦益的学识博古,钱谦益又怜爱柳如是如莲出淤泥不染,一敬一爱,两人可谓天造地设的一对。
为了纪念这一次相会,钱谦益以柳如是尾联“东山”二字,命名自己从庚辰十一月至癸未年的诗集,也算疼惜美人,一往情深。
钱谦益命人在附近的红豆山庄内,仅用十天就筑成一座精美典雅的小楼。
并根据《金刚经》中“如是我闻”之句,将小楼命名为“我闻室”,以暗合如是的名字。小楼落成之日,他兴致高昂地写诗抒怀道:
清樽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风下楼;
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
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
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面对钱谦益的这一片深情,柳如是怎感动不已,身为乱世漂浮的青楼女子,能得一人如此真心相待,这正是她心中所求,她已然知足。感念之余,回赠了一首:
《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钱谦益和柳如是两人正式心意相通,再无遮掩。年龄的差距挡不住他们的爱恋。
世俗间的闲言碎语,更是不足为虑。
那便没有什么犹豫的,数日之后,天朗气清的大喜之日,柳如是入钱家门为妾。
飘零多年,柳如是再次成为妇人,得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恬淡生活。
婚后,他们老夫少妻相携出游名山秀水,杭州、苏州、南京、黄山,处处留下他们相偎相依的身影。
一番游历之后,他们都特别钟情于杭州西湖的明丽风光,钱谦益晚年得红妆,爱心更是炽盛,遂不惜花费巨资在西子湖畔修筑了一座五楹二层的“绛云楼”,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夫妻俩安居其中,时光如诗一般地静静流过。
绛云轩的小窗明镜,红豆馆的绮罗香泽,她是他金屋藏娇的妾,安度着她的韶华。
二人煮沉水、斗旗枪、写青山、临墨妙,读文抚琴,雅韵清音,诗酒作伴,红袖添香。
一个沦落风尘,却桀骜不驯,一身风骨,非牧斋不嫁,年长36岁,她不在乎;
另一个白发幡然,却渴望真情,荣枯事过,非如是不娶,曾经章台柳巷,他也不在乎。
柳如是情动不已的说道:“君之发如妾之肤,妾之肤如君之发!”。
钱谦益抚须大笑,红颜白发,尽显风流,此时此刻,窗外秦淮,一轮新月正如钩!
然而,好景不长,这一切都被突如其来的战争打乱了。
——
柳如是的家国情怀,无惧生死,坚守情操,巾帼不让须眉
(1644年)甲申三月十九日,大顺军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
四月,清兵入关,山河破碎,北京被占。五月十五日,明福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改年号弘光。
柳如是本想着和丈夫钱谦益一起精忠报国,可是钱谦益的行为让她大失所望。
他靠着权臣马士英,在南明小朝廷得了个礼部尚书的空衔,他却觉得安稳而风光。
可是,不久清军攻破南都,金陵城破,秦淮雾漫,弘光朝廷为时一年的生命也宣告结束了,满清一统天下。
钱谦益竟然跟着投降了?
原本,以柳如是的刚烈,本不欲苟活,正如她对丈夫说得那样:西子湖子中,君殉国,我殉夫。
钱谦益思索再三之后,点头同意。
柳如是笑了,她没有看错人,为自己的丈夫铮铮铁骨感到骄傲。
……
二人打扮一番,体体面面的架着一叶扁舟行至湖上,准备结束他们的生命。
柳如是满脸泪花,却又带着幸福举起一杯酒笑道:“妾身得以与钱君相识相知,此生已足矣,今夜又得与君同死,死而无憾!”遂一饮而尽。
柳如是起身,正欲拉着钱谦益投湖自尽,没想到钱谦益却临阵退缩了:“今日水太凉,我们明日再来”。
说完,不顾柳如是再说话,就要转身离去。
柳如是大受打击,没想到自己还是看走眼了。只想找一个有担当懂自己的人无怨无悔共同风雨一生,怎么就那么难?
越想越痛苦,终于,柳如是满心绝望了,一闭眼跳向湖中。没想到却被钱谦益死命抱住救了下来。
但是,柳如是的以死明志,并没有能阻挡钱谦益卖国求荣的心。
五月十五日,钱谦益降清,剃发,投新朝,弃旧主,只为荣华富贵已在望。姑苏虎丘,生公之石,赫然有诗:
“入洛纷纷兴太浓,莼鲈此日又相逢。黑头早已羞江总,青史何曾用蔡邕。昔去幸宽沉白马,今归应愧卖卢龙。最怜攀折章台柳,憔悴西风问阿侬。”
钱谦益把投降的仪式可谓做了个完满。
柳如是彻底绝望了,曾经的文坛泰斗,两朝重臣啊,就这么投降了?那个她爱的老男人竟然软了骨头。
可是让人感到讽刺的是,柳如是昔年的知音陈子龙,如今已成反清斗士,他结纳反清义师,在松江起兵,一心为光复大明英勇奋斗,这样的英雄让人仰望。
柳如是也想为义军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她用自己的人脉和力量,一一次次地变卖珠宝资助义军,为义军穿针引线,呕心沥血。
可是她的丈夫钱谦益那卑躬屈膝的样子,那种耻辱,在这鲜明的对比下,就越发放大了。
柳如是难过不已,再次吟诗一首,希望他能归隐山林,迷途知返,和她过一些平静幸福的日子:
素瑟清樽迥不愁,枪楼云雾似妆楼;
夫君本志期安桨,贱妾宁辞学归舟。
烛下鸟笼看拂枕,凤前鹦鹅唤梳头;
可怜明月三五夜,度曲吹箫向碧流。
然而,柳如是的心血终究白费了,钱谦益一心想着荣华富贵,身居高位,孤身入京了。
可他的投降并没有换来多少好处,朝庭并不信任这个前朝的东林领袖,只许给他一个礼部侍郎的闲职,可这些却是钱谦益用一辈子积攒的名声换来的,代价太大了,顿时有些心灰意冷。
知道他情况的柳如是,趁此时机,再次写信规劝,从西子湖畔红豆楼鸿雁托锦书,相思之苦尽述,急流勇退之意更重。
她伏在案前,用那娟丽的小字写道:
“江南春好,柳丝牵舫,湖镜开颜。相公徜徉于此间,亦得乐趣。妾虽不足比文君、红拂之才之美,藉得追陪杖履,学朝云之侍东坡,了此一生,愿斯足矣。”
钱谦益想着曾经的美好,忽然发现自己现在败尽名声得到的一切,是那么的搞笑,终于,钱谦益同意了柳如是的劝说,感叹道:“功名富贵,贵在知足,年逾花甲,夫复何求!”
清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钱谦益称疾乞归,返回南京,携柳如是返乡常熟。不再出仕。
然而,钱家的日子并不好过,作为前朝臣子,钱谦益是被清廷重点关注的对象,以莫须有的罪名让他多次入狱,多亏了柳如是在外四处奔走才得以脱险。
偏偏祸不单行,出狱没多久,钱家的书房起火了,烧尽了钱谦益一生的书藏心血。
本就年老体衰的他,再也受不住打击,经过跌跌撞撞灾祸频出的十多年后,在康熙三年(1664年),83岁的钱谦益安祥病殁于杭州。
走的知足而幸福,因为他的人生算是完美的。
……
可是柳如是却惨了,丈夫尸骨未寒,47岁的如是还沉于悲痛之中,让她对生活没有了指望,偏偏钱家族人还为了争夺家产发生了战争。
早就心力交瘁的柳如是,再也承受不住打击,选择了极端的方法告别了世间。
她一面悄悄派人去县里告状,一面关紧大门,悬梁自尽。与他的丈夫相会了。
但是柳如是心中也有难过的时候,尽管她为钱家尽心尽力一辈子,可是死了,她却连与丈夫合葬的机会都没有,她还是孤独的一个人。
然而,这样的一生,她不后悔。
——
柳如是的追求很明显。她有着远大的格局,也有厚重的家国情怀。
为了国家,她可以毫不犹豫的拉着自己的丈夫一起去赴死。这种视死如归无惧一切的气魄,让无数男儿汗颜。
可她也是一个小女人,她的心里,有对爱情的向往,可是爱情却不是她心中的至高。
早期的经历让她明白,所谓的爱情,不过是有机会选择的人一种随心所欲而已。
在柳如是心里,她想要的,是一个体贴自己,对自己好,能够和自己始终如一,不离不弃的丈夫,二人吟诗作赋、清茶煮酒、共话桑麻,有一个简单安稳的小家,那就是她一生的追求。
不需要那个人有多英俊,也不需要那个人多有钱,只要他们能共经风雨,能够给她家的安慰和温暖,那就够了。
所以,遇到宋辕文的时候,对方的含情脉脉,让她认为那就是对她好,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人,所以她毫不犹豫的陷入了进去。
可当她发现对方的玩弄之心时,首先想到的却不是对方的不够真心,而是抱着侥幸心理希望对方回头。
等到她完全失望的时候,她又会毫不犹豫的离开。
……
直到陈子龙的靠近,让她动心的已不再是外表,虽然陈子龙也英俊,但是吸引柳如是的却是陈子龙的思想,她发现两人的志趣相投后,再加上陈子龙的关怀,柳如是很快就陷入了进去。
这是精神和生活上的双重满足。比起对宋辕文来说,要深厚太多。以至于二人分别后数年,柳如是都没能走出来,反而思念不断,情诗一首接着一首。
但这并不是因为所谓的爱情,或者说爱情对于柳如是而言,不是选择丈夫的标准,如果是爱情,在之前就不会有宋辕文的存在,因为他们是同时认识柳如是的。
可是柳如是和陈子龙还是没走到一起,说是家国大业为重,可事实上,还是因为陈子龙给不了柳如是想要的生活。
陈子龙的好,只是柳如是的精神信仰,而柳如是最看重的最渴望的,却是完美的现实生活。
柳如是虽然有着家国情怀,信仰虽好,却终究只是信仰,是在生活完满,力所能力的情况下,才会去做的。
就个人私心而言,她更想要的是幸福的家庭生活,只不过为了信仰,她能保证的只是不背叛信仰而已。但这并不代表,她的一生主要就是为了信仰而活。
她更想要的是家,只要对方能给她家的温暖,那就是她心中的良人。
只要对方没有什么不好的毛病,只要自己不反感,只要对自己好,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所以,当她遇到钱谦益的时候,虽然对方是一个老头子,而自己还是一个妙龄女子,可她还是主动靠近,当了小妾。
只因为,年长的钱谦益让她感受到了那种温暖。
所以,不管是宋辕文、陈子龙还是钱谦益,柳如是和他们在一起,从来就不是什么刻骨铭心的爱情,这是次要的,真正原因在于柳如是心中认为他们是良人,渴望他们能给自己一个温暖的家。
钱谦益做到了,柳如是对他的依赖也更深。
哪怕他只是一个老头子,哪怕他后来降清触动了柳如是的逆鳞,有违于柳如是的精神信仰,她都没有想过弃钱谦益而去,只是尽心规劝。
因为,钱谦益给他的幸福家庭生活,让他对这个男人深入骨髓。哪怕死后不能入钱家祖坟,不能和钱谦益合葬,她也无怨无悔。
柳如是死后,不但未能与钱谦益合葬,反而被逐出钱家坟地。
她的的墓在虞山脚下佛水山庄,那是一座孤坟,墓前石碑只一米多一点,上面刻有:河东君(柳如是曾自号河东君)。百步之外,钱谦益与原配夫人合葬一墓。
柳如是与钱谦益生的女儿这一年17岁,已嫁给无锡赵玉森编修之子。泪眼朦胧中,她在书案里翻出母亲的遗书。遗书写道:
“我来钱家二十五年,从不曾受人之气。今竟当众被凌辱,娘不得不死。娘之仇,女儿当同你夫婿一起出头,拜求你父亲知道。”
这就是秦淮八艳之首,一代名妓柳如是,她生的默默无闻,死的悄无声息。但她的一生活的精彩壮烈。
她有自己一生的追求,也有自己的信仰。但她同时个性独立,不会为了追求或者信仰放弃原则。
她是个妓女,也是个才女,更是个一生有始有终,拥有家国情怀的奇女子,铁骨铮铮,不会违背自己的良心向恶势力低头,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