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步入小学已经有两个星期了,对小学生活有了初步的认识。虽然嘴上偶尔会说“老师太凶了”“上了小学怎么会有这么多事情要做”,但每天早晚能够按照任务清单逐项完成任务,能够顺利上学,看来基本是能够适应小学生活的。
儿子进入小学生活中第一次做的书面作业是数学作业。那一天,我和他在做计划的时候,他自己预计20分钟能够完成。实际上完成时间用了27分钟。当他做完后发现超过了7分钟,立刻表现得很不高兴。
我没有想到第一次作业,儿子竟然这么在乎这个时间。我安慰他:“虽然超过了7分钟,但这个27分钟正好可以提示我们,明天预计时间可以将20分钟适当延长哦。”没想到儿子却说:“我明天要努力在20分钟内完成。”
第二天,老师又布置了同等量的作业,做计划时儿子依然在预计完成时间的框框里坚持写了20分钟。这一次,明显感觉到他在努力完成的同时,也在关注时间,最后是用了17分钟完成了这一项作业。
我顺势说到:“哇,昨天你还说一定在20分钟内完成的,今天你真的做到了哦。”
“当然了,我说我可以完成的嘛!”儿子满脸的笑容,高兴地扑到我的怀里,我们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拥抱的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孩子前一天强烈的不高兴,是因为他自己对自己有要求有期望,很想很想在20分钟内完成。原来情绪的背后是他内在要好的心。好在当时没有因为不了解而说出类似“不就多了七分钟没有必要生气”的话语来。
后来,我继续问他:“那你能告诉妈妈你是怎么做到的吗?”
儿子想了一会,回答道:“其实,我就是想着赶紧写完就可以自由时光啦。所以我写一个题不抬头,接着写下一个,赶紧赶紧……”
“哇,你可真会想办法。”
我想,不管孩子当时是怎么做到的,他去试着回顾那个过程并且思考得出的结论,一定会对他有一些强化。日积月累,也许一次的偶然会成为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