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他们在实践中总结的很多经验依旧适用于现代甚至未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每个节气都有个独特而美丽的名字。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在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谷雨详情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仇远 《浣溪沙》
2019年4月20日,太阳到达黄经30°,今天也是一个节气——谷雨,雨生百谷故而称为谷雨。它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春季向世人做最后道别的日子。
一般在公历4月19-21日,此时,天气变暖,断霜雪,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是播种移苗的重要季节, 有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农民也开始种高粱、 玉米等秋作物,有“谷雨下秧, 立夏栽”,“谷雨麦怀胎”之说。
此外,谷雨无雨,亦为荒年之兆,民间忌之,有“ 明清明,暗谷雨”,“清明要明,谷雨要雨”之俗谚,也有“谷雨到,布谷叫,前三天叫受干,后三天叫受淹”的说法。
谷雨时节,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22℃,比中旬增高2℃以上。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低海拔河谷地带也已进入夏季。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也就是说谷雨之后降雨量会增多,浮萍开始渐渐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节气,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会再一次发生明显减弱和北移,华南暖湿气团比较活跃,西风带自西向东环流波动比较频繁,低气压和江淮气旋活动逐渐增多。受其影响,江淮地区会出现连续阴雨或大风暴雨,刚刚预报了今夜11省有大雨或暴雨。
雨是采茶的时节,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谷雨时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习。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
谷雨养生
由于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谷雨节气后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同时天气渐温,室外活动增加,尤其是北方地区杨絮、柳絮漫天飞舞,过敏体质的朋友应注意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各种过敏性症状的发生。
在饮食上应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谷雨时值暮春,身体易发湿热、肝木旺盛,脾衰弱,此时更应注意内外调养,健脾祛湿,清火以利舒心。
谷雨前后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脾处于旺盛时期。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从而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因此这时正是补身的大好时机。
针对其气候特点进行调养,适宜的膳食有:参蒸鳝段、菊花鳝鱼等,具有祛风湿、舒筋骨、温补气血的功效;草菇豆腐羹、生地鸭蛋汤具有滋阴养胃、降压降脂、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养血润燥的功效。
且谷雨节气气温偏高,雨水频繁,蛇蚁蚊虫的繁殖和活动也变得频繁,小伙伴们尽量穿长衣长裤,喷抹驱蚊水,以免被叮咬。
谷雨——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春欲归何处,流莺也不知。只应江上水,暗与落花期。每每到暮春之际,总会有太多人,叹时光匆匆,道不尽闲愁几弄,点点思绪锁心头。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李煜《相见欢》
人间四月芳菲尽,夏木阴阴正可人,就像风走了八万里,未有归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爱着这世间万物。